由兩棲飛魚變全職運動員,香港「美人魚」歐鎧淳(Stephanie)沒想過會更忙,除客串時裝模特兒外,更擔任今屆青年奧運大使,本月中化身港隊「保母」陪戰南京青奧;她更出動柏克萊大學CSL精神(Compete競賽、Share分享、Learn學習),一為圓自己青奧夢,更要鼓勵師弟妹笑着過一個充實的賽事。
記者/攝影:徐嘉華
「4年前青奧運,我超齡了數月,所以未能參與,有點傷心,但好高興今次港奧委會選我做青奧大使,感到榮幸外亦補回4年前的遺憾。」才22歲的Stephanie 5月在柏大畢業後,首個大賽是9月仁川亞運,就算犧牲半個月備戰時間,但她亦答應出任大使:「我覺得好值得,像青奧一樣,大部份是一生只得一次的機會,青奧大使也是,CSL不僅是青奧精神,亦是柏大精神,我好開心可以跟他們分享。」
Learn(學習)
Stephanie金句:「柏大的精神是失敗不重要,重要是從失敗中學習,令往後的比賽更精采。」
代表人物:Michael Lam、洪綽怡(三鐵)
Michael和洪綽怡(Chelsea)都是從游泳開始,再轉玩三項鐵人。讀國際學校的Michael說:「12歲之前我只玩游泳,但感到要游出好成績不易,太多競爭,加上只游泳有點悶,自己又喜歡踩單車,所以轉玩三鐵。」今屆青奧,兩人在5月哈薩克亞錦賽奪得資格,他們坦言以學習精神去參賽,兩人不約而同說:「李致和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青奧是步向更多國際比賽甚至奧運會的踏腳石,會珍惜機會。」
Share(分享)
Stephanie金句:「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及學習成果,好過做井底蛙。」
代表人物:錢其樞、蔡俊彥、劉卓瑜(劍擊)
香港兩名劍擊型男代表崔浩然及王嘉爾,4年前參加完青奧後命運各異,前者現為男子花劍中流砥柱,後者則成為南韓K-Pop組合GOT7一員。他們的兩名師弟錢其樞(Albert)及蔡俊彥(Ryan),形容自己4年前還是「儍仔」一名。就讀國際學校、主項重劍的Albert說:「4年前我只是當劍擊是運動,沒想過在4月世青賽拿到青奧資格。」花劍的Ryan亦說:「4年前有打學界,但像儍仔般不出眾,到去年亞青拿第3才想參加青奧。」至於協恩的劉卓瑜亦主攻花劍,她希望認識各國選手,分享不同文化。」
Compete(競爭)
Stephanie金句:「要有正面的比賽心態,與隊友是並肩作戰,不是你爭我奪。」
代表人物:陳梓杰、蔡穎姿(滑浪風帆)
4年前新加坡辦首屆青奧,香港拿了兩銀,其中一面由滑浪風帆的鄭俊樑奪得;今年由陳梓杰(Kevin)和蔡穎姿(Sandy、圖)接棒,兩人都表示有力爭牌。15歲的體藝生Sandy曾奪去年波蘭世青賽(U15歲)第5名,她說起自己學風帆的故事:「我看哥哥玩得很開心,那時康文署規定8歲才能參加,所以我8歲生日那天就報名,可惜只得帆船學,但還是步出出海第一步。」Sandy於9歲入培訓隊,去年4月跳班到港青,今次青奧是小妹妹想了兩年的心願:「兩年前教練向我說鄭俊樑的事,我已想參加,師兄的獎牌是推動力,我每一場比賽(Techno293)都會盡力。」
知多啲:有望與劉翔對話
青奧除有刺激的比賽外,國際奧委會也為年輕人預備多項活動,其中的Meet the Role Models(與體壇模範生對話),在4年前首屆已大受歡迎。今次大會請來37名體壇「模範生」,和小將們面對面聊天,中國代表有「欄王」劉翔、跳水吳敏霞和劍擊雷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