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公眾諮詢再爆醜聞,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上月底開會討論垃圾徵費公眾諮詢結果,逾五成支持按量徵費,支持按整幢大廈徵費僅三成多。但顧問稱按量徵費不能一步到位,建議先按幢徵費。委員討論不足半小時未達共識,但該建議最終竟以綜合委員意見名義列入會議摘要。環團直斥假諮詢,委員慨嘆繼政改諮詢後,政府連垃圾徵費亦要公眾「袋住先」。
記者:潘柏林
垃圾徵費公眾諮詢今年初完結,港大社會科學研究院上月底向委員會提交獨立分析報告。委員會轄下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支援小組成員、長春社副總監黃子勁引述,諮詢結果傾向按量徵費。
公眾諮詢收到的5,000份表格有八成回應市民住在有物業管理的樓宇,當中逾五成支持「按戶隨袋」式的按量徵費,僅三成多支持按幢收費。
而在公聽會、焦點小組等質化研究,900個意見中逾半支持「按戶隨袋」,不足100人支持按幢徵費。
逾半意見支持按量徵費
雖然逾半意見支持按量徵費,但作為顧問的生產力促進局稱減廢效果參差,配套和居民意識不足等理由,建議先按幢徵費。與會的小組委員朱漢強指,當時未有充份時間討論,要求索取更多資料,但事後會議摘要竟稱「綜合委員意見」,指不能一步到位,建議先按幢徵費,長遠目標是按量徵費。他批評是妄下綜合性整體結論,予人偷步和「袋住先」感覺,「𠵱家感覺叫我哋袋住先,政改叫我哋袋住先,呢啲嘢你又袋住先?我覺得冇辦法收貨」。
事件引發環團強烈反對,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批評委員會做法是假諮詢,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經理楊凱珊批評有預設立場,漠視逾半意見支持按量徵費,企圖「生米煮成熟飯」。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解釋會議摘要扼要記錄委員提出的不同意見,並非總結任何結論或建議,未來數月深入研究和討論建議報告,預計今年稍後提交給政府考慮。委員會在8月4日再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