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在岸價(CNY)七連升,昨收報每美元兌6.1717元(人民幣.下同),按日升98點子。綜合市場分析,「被貶值」時期已告終,下一個阻力位將是6.15水平。
記者:黃珮琳 劉美儀 董曉沂
人民幣中間價開報6.1645,按日跌30點子,人民幣在岸價昨日一直處於強勢,早上約10時半已突破6.18水平,其後滙價越升越有,並以全日最高位6.1717收市,為四個月新高。
中港股市資產組合調整,帶動資金流入港滙及人民幣,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內地A股成交擴大,港股交投量亦見暢旺,相信與基金上調中港股市資產配置佔比有關,港滙持續企穩強方兌換保證價(每美元兌7.75港元),及人民幣在岸離岸價回勇,都反映在美元缺乏承接興趣下,股市帶動中港滙率轉強的滯後效應。
東亞(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指,市場氣氛轉好,較多人問價,料6.15是短期阻力位,倘能突破,下個較大阻力位將是6.1。她續指,人民幣需以溫和升值配合人民幣國際化,以吸引更多人使用或投資人民幣,該行料人民幣年底可升至6.05至6.07水平。
一交易員指,市場傳聞昨日人幣顯著上升,亦有商業買盤支橕,主要是一些與內地投資項目相關的權益貸款(equity loan),買人幣沽美元「打入內地」所致。
離岸價(CNH)亦跟隨在岸價走勢,昨日下午約4時30分,CNH報6.1715,交銀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指,在岸離岸價與中間價呈雙反走向,反映市場相當看好人民幣及相關資產。他又指,資金持續向中港股市跑,人民幣滙價亦屬吸引水平,需求主導下,可支持滙價向上。
IMF:被低估5至10%
另有中資行交易員補充,除一般商業用途外,近日商品貨幣滙價出現回吐,令追逐回報資金轉投人民幣,以追求息率回報。他續稱,已有一段長時間未見人行出手買美元干預滙市,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被貶值」時期已告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指「人民幣被適度低估」,IMF日前發表報告明確指出,人民幣滙率仍被低估5至10%。若以昨日人民幣在岸收市價6.1717計,即人民幣應升值至5.8631至5.5545水平。
今年人民幣一度跌逾3%,其後跌幅收窄至昨日的1.9%。有財富管理業務主管指,零售投資者傾向做好倉,即使有投資者賭人民幣跌,市場上部份看淡人民幣產品屬保本產品,投資者只是賬面蝕錢,「只要持貨到期日,至少可以拎返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