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言中醫:綜合治療肩周炎

「專」言中醫:綜合治療肩周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為肩周炎,又名五十肩、凍結肩、漏肩風等。顧名思義,肩周炎多發於年過五旬的中老年人,與居住環境及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
臨床症狀大多為肩部活動受限,疼痛明顯,若長期忽視病情,將會影響生活質素。
中醫認為,中老年人體質漸虛,氣血不足,容易使筋脈失於濡養而增加肩周炎的發病機會,久居濕地、露肩當風、使風、寒、濕邪入侵血脈,或是肩部長期活動勞損則有機會使肩部筋脈拘急、瘀血內阻而致病。一般而言,肩周炎病程長達一至兩年,初期可僅有輕微疼痛,常令人忽視,及後疼痛漸變明顯,肩部出現廣泛性壓痛,並開始影響關節活動功能,後期病變組織粘連,關節活動障礙更見嚴重,病情嚴重者更有機會出現肌肉萎縮,造成永久性的關節功能障礙。
中醫治療肩周炎有明顯優勢,以疏筋活血、通絡止痛,鬆解粘連、滑利關節為治療原則,針灸可取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等穴位作溫針灸法,並行刺絡拔罐。推拿治療方面則以提抖法、搖肩法、後扳法等活動肩關節,配合穴位按壓,改善肩關節功能,減輕痛楚。
患者本身的功能鍛煉亦同樣重要,如做「手拉滑車」、「蠍子爬牆」等動作,亦可作肩部外展、屈伸或旋轉等活動。由於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明顯而劇烈,患肩容易出現保護性的活動限制,往往令病情加重,故此患者應建立信心,克服痛楚多作鍛煉。一般而言,肩關節周圍炎病程較長,初期切忌忽視疼痛,掉以輕心。只要醫患合作,功能鍛煉與治療結合,循序漸進,自能取得良好療效,減低對患者生活的影響。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倫棨鋒醫師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