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尿袋」(即外置式充電器)呃秤問題相當嚴重。何解一些電容量為10,000mAh尿袋,手機叉電兩次就斷供?一般大芒手機電容量只是3,200mAh,兩者數字絕不對等,假電、舊電翻新及虛報效能等疑雲萌生。是次請來電子產品店經理李建邦為我們解構當中原委,「其實當中還涉及折換率和揮發率,假電問題早在香港腦場絕迹多時。」
記者:朱崇德
攝影:伍慶泉
作為電子產品經理,李建邦每天面對國產貨辨真尋假,各款手機、平板、耳筒,甚至記憶卡,到客人手前都必經他評測。他說:「尿袋唔足數,很多人都掛在口邊,曾有報刊以手機電容量、尿袋電容量及可叉次數作比較,不過他們計錯數了!」要計算尿袋真正容量,當中涉及折換率和揮發率。「一般尿袋及手機電池的電壓為3.7至3.8V,不過經USB線作叉電時,就要轉換為5V,過程中有一個『升壓』程序,會造成一個約為74%的折換率。以一個電容量為10,000mAh尿袋為例,升壓5V後就會變成只得7,400mAh。」但數學題還未結束,因為叉電時還會產生熱力及電阻等問題,令電量進一步下降。「這就是揮發率,如最後的淨容量能達致升壓後的八成,已算是可接受;如能達致九成,更屬高效能之列。」
V、A值越高充電越快
想測試尿袋效能其實很簡單,只要利用一個國產KCX-017迷你移動電源容量測試儀便可。「這是國內及香港腦場最常用的測試儀,叉電時只要接駁在尿袋與智能裝置間即可,重點是它設有獨立電源插口,操作時不會消耗尿袋內的電量,增加準確性。」
測試儀主要顯示單位有電壓(V)、電流量(A)及電容量(mAh)。「現時一般手機的叉電電壓為5V,但以尿袋作標準,一般4.8V或以上都叫達標。電流量也很重要,能直接影響叉電需時,以1,000mAh的尿袋為例,如以1A供電,叉滿時間約需一小時;相同情況以2.1A供電,叉滿時間將可減半。因此V及A的數值越高,叉電需時越短,即所謂的『快叉』。而電容量就是儲電的總容量。」
腦場熱賣尿袋測試
Sony CP-F10L 195A高流量快叉
推出一年,長踞銷售冠軍位置。測試輸出結果有4.92V/1.95A,符合快叉高規格。使用雙智能輸出(總輸出3.6A),可按產品電量需要調節「A數」輸出,如供電要求低的產品可自動調節至1A,叉高供電產品時會自動跳至2.1A,方便到極。不過揮發率稍高,達-17.69%。電容量只有6,091mAh,如遇上Note 3 4G LTE等高容量手機(3,200mAh),未必能叉兩次。另外留意叉電時熱量頗高,但整體安全、快捷及測試中最輕身之選。
Xpower XP-11000 高速叉Note 3兩次
土炮牌子新產品,剛推出兩星期。可能是用了新線路板設計的關係,在是次測試中屬揮發率最低尿袋。電容量方面,測試結果達7,248mAh,可叉高容量手機(如Note 3 4G LTE)兩次。與Sony CP-F10L一樣,使用了雙智能輸出設計(總輸出3.4A),而且測試輸出數值為4.94V/1.94A,與Sony結果十分相近,可納入快叉之列,但售價較低,是平版快叉之選。機面雖然使用仿皮設計,不過手感摸落仍然膠膠哋,吸引力略減。
Viewsonic VMP-11201 7,741mAh高容量
屬Sony CP-F10L同期產品,賣點是其特大容量,但由於電容量較高,所以機身為是次測試中最重,幸好其15mm超薄機身設計扳回一城。輸出數值為4.75V/1.67A,充電速度未必能及得上Sony及Xpower。另外,它使用了2A/1A雙輸出設計,如叉高電量要求的智能產品,則需動手插在2A插口;如把1A耗電的智能產品插在2A頭,雖對產品絕不構成傷害,但很多產品都會有cut電保護機制,多出的電量會變成電阻,造成浪費。
小米NDY-02-AD 叉200次跌Watt
熱賣產品,有別於其餘三款既薄身又穩定的聚合物鋰離子電,小米尿袋使用早期尿袋最常用的舊式18650電芯,好處是發展成熟和價錢平。可是內藏圓柱體原電芯和作加固用的金屬外殼,故機身較重較厚。整體結果相當滿意,達4.95V/1.93A,可納入快叉之列。雖然18650電芯與聚合物鋰離子電一樣,大概可循環叉電500次,但叉電200次後,18650電芯的儲電能力會開始走下坡,聚合物鋰離子電跌幅相對較低、叉電時所產生的熱量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