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重建項目流標 1,700單位供應凍過水市建局首次出現 料降門檻再招標

觀塘重建項目流標 1,700單位供應凍過水
市建局首次出現 料降門檻再招標

【本報訊】市建局首度有項目流標!由前主席兼頭號梁粉張震遠帶領上馬,當局歷來最大型的市區重建項目──觀塘第二、三發展區(前裕民坊),宣佈未能批出而告流標,局方將修訂該項目部份招標條款及項目要求,並重新邀請10家發展商再次提交建議書,9月底前再就項目批標作決定,意味1,700伙供應隨時「凍過水」。
記者:黃嘉銘

觀塘重建項目第二及第三發展區昨日宣佈流標收場。陳奕釗攝

市建局昨日下午發新聞稿指,董事會在昨天開會經詳細考慮後,決定將觀塘市中心計劃第二、三發展區項目,暫緩至9月底就項目批標作決定,並修訂該項目部份招標條款及項目要求,重新邀請早前獲邀入標的10家發展商,再次提交建議書,同時維持原定於2019/2020年度提供約1,700個住宅單位。
項目未能成功批出,即是代表發展商以低價「博懵」,與市建局預期有較大落差,促使市建局首度有項目流標。不過,通告中並未解釋暫緩批標的原因,局方亦表示再沒有補充回應。

會德豐稱會積極研究

事實上,項目於本月中截標時,確認只收到四份標書,發展商參與率只有四成,最多有達六個財團「甩底」。其中有份入標的會德豐(020),集團副主席梁志堅接受本報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對項目仍然有興趣,會積極研究投標,但要視乎修訂之招標條款再「計過條數」。
然而,他表明暫未有收到局方修訂之招標條款詳情,認為項目涉及該區龐大供應,相信局方會急於重推,亦相信會降低門檻。至於有獲邀但未有於月中入標的太古地產(1972),發言人回應指,會再研究項目標書。
今次流標的地盤,面積合共達23.41萬方呎,總可建樓面面積達185萬方呎。市建局原先要求發展商出價最少達80億元(住宅成本呎價約5,348元),分紅比例由發展商建議,建成後需要將商場及公共設施交予局方,涉35萬方呎,局方會給予發展商約18億元,近150萬方呎住宅樓面則由發展商擁有。預算總投資額約達180億元,每呎總投資成本近9,000元。即使扣除該局提供最多約18億元,發展商也要負擔逾160億元投資額。

區內二手業主無反應

理想城市集團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認為,項目有四份標書入標已經不算差,即使獲市建局修訂條款,降低入場門檻,投資額仍超過百億元,有力參戰的發展商不會太多。張聖典續表示,加上政府及港鐵(066)接連有土地供應,住宅後市氣氛又不太明朗,相信發展商會傾向作分散投資,沒有必要一次過押注於一個大型項目之上,估計再次投標的反應,不會跟之前有太大分別。
項目流標消息公佈後,區內二手業主未有即時反應。代理指,屋內二手樓呎價早已攀升,業主見市況熾熱,亦不願賤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