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運用合適的催眠提示(hypnotic suggestion),於潛意識活躍的狀態下,協助服務對象處理關注的問題。若有失眠問題,會建議減少負面的提示,增加正面提示,例如「你可以讓身體放軟,慢慢去感受床帶給你舒服的感覺,同時當起床時感到精神飽滿」。這句說話可能會感覺到一份「軟」、「舒服」的感受,目的是策動自己舒服或輕鬆的感受,容易入睡。
很有趣,潛意識接收提示非常直接,當接收提示後,同時間會觸發相關提示的經歷及感覺,例如常聽到別人提「不要緊張」,潛意識不懂接收「不」字,同時「緊張」二字的經歷及感受自然地重現腦海,本想輕鬆點,但最終都不能達到。不少失眠者不知不覺有以下的自我提示,讓我們看看這些提示是有阻礙,還是有助安睡。
「不要再胡思亂想,快睡吧」,越是提「不要」,那些胡思亂想的事就會浮現腦海,越是提「快睡」,就會提起現時還未睡的感受,故此提示必須正面,可換為「每一呼氣都試試放走煩惱,讓自己輕鬆躺在床上」。另外,「醒了,看看現時是甚麼時間」,是很多人的習慣,當看完時間後,提示就會出現了還有多少時間可睡,或只睡了多少時間,不自覺地引起緊張或憂慮感覺,故要戒掉看鐘,避免引起緊張提示。每晚中途醒來的人士會建議醒後不看鐘,給予自己另一個提示,「我可以睡多一點」。
知道了提示的運用,配合早前所說的由感受帶動及選擇導入方法,就可基本掌握自我催眠處理失眠的方法,我們會定期舉辦課程,讓你進一步體驗與經歷自我催眠的過程。
撰文: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社工暨催眠治療師黎詠雅
網頁: http://www.hkwellness.org
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