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好打(得)香港人! - 毛孟靜

林鄭好打(得)香港人! - 毛孟靜

那日,隨民主派中人去會林鄭月娥談政改。輪到我說:係叫香港人「袋住先」?你們硬銷方案並非「終極」,話將來重有得改,但將來即使沒有袁國強口中的legal hurdles法律障礙,仍有老大的political hurdles政治障礙──尤其眼下你們不肯改革立會選舉,而立會由保皇派壟斷,而任何政改,都要立會三分二通過。
也即是說,任何假普選方案,若過了就是過了,隨時萬世長安至2047年。北京可傲視國際這個同儕:看,香港有民主!
林鄭如料泛泛地回應。會上雙方同意互不引述,於是我也不會引述她的話。此高官卻也一樣泛泛地向國際社會說,香港政改,通過先啦,不日再完善之。她向《華爾街日報》投稿,自說自話。
一讀,率先入眼的是一句,說北京已做好對香港人的承諾,"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lived up to its commitments to the territory's people"。真係?原文卻也不敢這麼大口氣,不過是說北京已"lived up to its commitments in the Basic Law",再加一句"sincerely committed to greater democracy in Hong Kong"。重點是greater大點多點,而非FULL democracy全面民主。
說的,是北京已做好基本法的要求已矣,也就是梁振英極力造就的香港人VS基本法的景象──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於是,林鄭隻字不沾公民提名,遑論老大一場民間公投。還幸編輯用的附圖,是城大學生會七.一上街,橫額寫上civil nomination的畫面。
自然亦隻字不提白皮書。我們有叫白皮書「收皮」,英文就有叫White Paper做toilet paper廁紙。這款涉及文化的表述,除了剛故世的殿堂大師鄭仰平,恐怕沒有誰翻譯得好。林鄭固然也沒用英文直譯「袋住先」做 pocket it first。因為西方人的口袋,通常跟錢銀掛鉤。這「不如就要住先」的意念,可講Take it first,Take it on board first。
林鄭文中批評香港人對政改的懷疑態度,形容做now or never(此時或永不)all or nothing (一係全要,一係通通不要)。但老老實實,掉過頭來,面對香港人,她與梁振英不也就是這副嘴臉:要唔要?唔要就罷!整篇文字,就是intellectually dishonest。
友儕討論林鄭月娥的晚節,有認為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She's just doing her job,卻也有說,要如此徹底放棄原則abandoning her principles,也真怪不得當年的陳方安生吃不消。更要比一比的,是由舊時董建華到底一個純粹顢頇的老好先生,至今日的「狼英」管治──林鄭果然好打得,卻只打殘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