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聯手低價投標

發展商聯手低價投標

【拆局】
市建局最大型的重建項目慘遭滑鐵盧,有市場人士直指兩大「死因」,除局方要發展商將商業部份建成後交回官方,令發展商難計數導致出手低的主要原因外,也為重新招標時爭取低地價以獲最佳利潤。更有分析指,不排除市建局會參考西鐵項目的做法,直接賣斷項目予發展商,在賣樓收益中分紅。

明顯與政府對着幹

項目於上周五一直有傳會開標,更有傳區內大地主新地(016)奪標呼聲最高,至昨日終於宣佈流標收場,印證發展商在官地以外,又一次聯手以低價投標,明顯是與政府對着幹,即使調低入標條款,他日落成樓價也不會低於每呎1.5萬元。
項目供應量龐大,達1,700伙,以住用總樓面面積近150萬方呎計,平均每個單位達800多方呎,即是以中大型單位為主,與近年來的上車盤為主導的樓市不協調,亦大有可能是發展商放棄參與的主因。
翻查資料,信置(083)於2009年10月投得同區項目第一期觀塘月華街(即現時的觀月.樺峯),有傳信置以高價出手,每呎樓面地價達7,000餘元,總投資額逾20億元,當時已估計落成呎價貴絕同區,市場為之譁然。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