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受惠經濟改善及業界整合,環球航空業本來前景亮麗,但由於近期空難頻頻出現,令航空保險業面臨2001年911事件以來賠償金額最高的一年,亦對航空公司業務及營運開支可能帶來壓力,加上非洲伊波拉病毒擴散,亦可能影響客量,前景存在隱憂。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航空保險公司正重新考慮如何為涉及地緣糾紛國家的航班承保,例如近期在烏克蘭境內墜毀的馬航MH17航班。
戰爭險保費漲三倍
報道估計,航空保險業今年承保損失將超過20億美元(156億港元),資深保險經紀更警告,有保險商將要求將航空戰爭保險的保費提高三倍以上。
另有一些保險公司,則希望獲知航班的準確路線,並考慮是否要完全取消為經過中東和非洲部份地區的危險地帶上空的航班,提供某些保險種類。
事實上,市場擔心航空戰爭保險的索賠要求會急劇上升,現時估計今年戰爭保險賠償開支已可能高達幾億美元。戰爭險是為飛機在敵對行為中遭受的機身損害賠償,因此戰爭保險的條款突然發生變化,對航空公司影響很大。
以往,航空公司在「所有風險」(all-risk)這類保險類別的保費支出是戰爭保險的幾倍,估計此類保單的保費亦可能提高,但幅度無法與戰爭保險保費潛在升幅相提並論。
其中,德國的安聯(Allianz)是今年兩次馬航客機空難的主要機身和責任險再保險公司,安聯發言人早前指,現時MH17意外詳情還有待確認,不宜發表言論;至於MH370的黑盒仍未找回,事故成因未有定案,因此賠償細節仍未清楚,但估計安聯及其他保險公司須承擔最多99%的賠償。
承保馬航 安聯股價跌
安聯股價近日走勢麻麻,在MH17發生空難後至今,股價跌約2%。另一方面,近期非洲出現伊波拉病毒擴散危機,或會導致航班因衞生理由而停飛及減少班次,加上接連發生空難令民眾產生心理陰影下,各大航空公司客量或有所影響,可能對盈利構成打擊。
不過,因天災人禍而出現的空難着實難料,但論基本因素,全球航空業其實處於復蘇階段,據彭博統計的全球航空股指數顯示,整體航空股年初至今已累升逾10%。以全球載客量及機隊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日前公佈會自1980年來首度派息每股10美仙,主因是該公司去年12月與全美航空合併帶來比預期快的經濟效益。
此外,該公司還會進行10億美元股票回購。該股股價自年初至今已累升七成。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廉航集團Ryanair昨亦公佈,本財年首季純利勁升一倍半,至1.97億歐元,並調高全年盈利預測,由今年5月預測的5.8億至6.2億歐元,增至6.2億至6.5億歐元。該公司預期年內乘客量將增加5%,至8,600萬人次,同時宣佈將派發特別息每股37.5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