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消息指,交行(3328)已遞交混合所有制試點申請,惹來市場無限憧憬;另外,申銀萬國(218)以20%溢價合併宏源證券,其主要的賣點,亦是推行金融國資改革,搞混合所有制。目前上市的金融股都已兼有國有和私有股東,所謂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涉及高層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以高層及員工持股作為重心的金融業混合所有制,要做得到早年便已做,時至今日仍要以混合所有制之名再搞多次,背後自然有一定困難。
由於金融行業影響層面廣泛,金融國企搞員工持股,過往在內地引起諸多爭議,除了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外,亦可能涉及利益輸送和內幕交易,複雜程度甚於一般國企。2009年,財政部已叫停所有金融國企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直至今年6月,中證監發佈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試點意見,仍特地列明,金融國企員工持股需符合財政部規定,意味至今未能開閘。
內地所有券商都是國企,該行業依賴員工表現,業界一直呼籲開放員工持股。在去年3月,中證監曾發佈《證券公司股權激勵約束機制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文中亦承認,券商對員工沒有股權激勵,員工容易從事短期行為,甚至損害公司長遠利益。但即使中證監承認券商搞員工持股的好處,諮詢最後還是不了了之,顯示中央對金融行業的股權改革仍是顧慮重重。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