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首為立法局傳譯

1972年首為立法局傳譯

【本報訊】鄭仰平可說是香港史上同聲傳譯第一人。殖民地向來以英文作為法定語文,直至上世紀70年代,中英文同為官方語言,政府找來了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的鄭仰平,於1972年4月回港擔任即時傳譯主任。同年10月18日,130多年來港人首次在立法局聽到中文發言內容,負責是次世紀傳譯的,正是鄭仰平。

05年移居北京

他其後成為中英談判唯一參與整個過程的香港人,伴隨中英兩國高層進出人民大會堂和白金漢宮,談判期間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分別與鄧小平和趙紫陽會面時,他擔任英方傳譯。鄭仰平於1987年離開港英政府,先後在美國、台灣和香港的大學任教繙譯。2005年,76歲時他才完全退休;翌年與太太耿燕移居北京。
鄭是廣東中山人,1929年於香港出生,7歲時父母送他到上海的七姨家中生活,因七姨任教粵商子弟入讀的嶺南學校,讓他插班入讀,成績名列前茅。他跟七姨自學英文。1937年日軍攻打上海,師生加入抗日行列,他出力宣傳抗日。戰後入讀美國教會桃塢中學,為中英文打下基礎。
1948年,鄭考入廣州中山大學學醫,1950年未完成大學便離開廣州與家人團聚,其後在港台做技術輔助和雜務,開始接觸傳媒和繙譯。他1960年到印度新德里電台做中文播音員,其間遇上印度政府反華。1965年離開印度後到英國BBC工作,72年回港加入政府,至87年離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