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料密度高難清洗

顏料密度高難清洗

【本報訊】近年紋身風格越見新穎,既有傳統的動物或神佛圖案,又有新式中英藝術字或水墨創作,從事紋身事業10多年的職業紋身師Kenneth表示,他們一般透過紋身針將顏料刺入皮膚底層二至三毫米內上色,圖案至少保存數年,但近年講求持久性,新式顏料密度更高,透過激光洗走紋身圖案的次數須較以往更多。
Kenneth續稱,由於坊間使用的去紋身激光機強度不一,加上每人皮膚上色程度亦不一樣,故難以評論要使用多少次激光才能完全脫色,但激光機一般對深色素如灰黑紅較為敏感,容易打散,但其他淺色如橙、黃、綠、紫感應度較低,要多洗幾次完成整個去紋身過程。

倡洗色前作過敏測試

至於有人發現去紋身出現嚴重燒傷或過敏反應,Kenneth稱這個或與紋身人士擁有疤痕性皮膚有關,他入行以來只見過兩三個同類患者,當他們接受紋身時未有過敏,但去紋身後有嚴重燒傷結疤及長出肉芽等情況,但事後已無法補救,建議任何人紋身前若擔心日後洗色會出事,應先諮詢醫生及進行過敏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