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美國今次撤走駐利比亞大使館外交人員的行動,出動到三架F16戰機及多架MV22「魚鷹式」飛機護送,可見過程相當驚險,但未來決定派人重返當地時,對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說,帶來的政治殺傷力可能更大。
班加西領館受襲影響猶在
對於派外交人員駐伊拉克、阿富汗等高危地區,美國早有經驗,但在2012年駐班加西領事館受襲、導致大使史蒂文斯及另三名美國人死亡的陰霾未散下,華府對駐利比亞外交人員安危尤其敏感。
美國這次從陸路將約8名外交人員及200名保安人員撤到突尼斯,其間以軍機在上空護送戒備。國務院強調只要局勢隱定下來,使館人員就會重返當地,但分析認為,這不會是個容易做的決定,始終公眾對班加西事件仍記憶猶新,若外交人員在利比亞再有任何閃失,對奧巴馬將會是災難。
共和黨人一直批評,奧巴馬政府當日未有給予外交人員足夠保護、對襲擊反應遲緩,事後更企圖掩飾不足。
其實自班加西領事館受襲後,至今未有重開,駐的黎波里大使館雖仍然有開,但職員人數已大大減少,而隨着這批人員都撤走了,美國在當地再沒有外交人員派駐。
華盛頓智囊組織「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中東研究員奧爾特曼說,美國在外交人員生命受威脅時,已顧不了撤走人員所代表的象徵性影響:「大使館的工作是要跟一個政府對話。若搞不清可找誰說話、誰能提供安全保障,就要有不同考慮。」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