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學者:提名門檻過高「唔使傾」

18學者:提名門檻過高「唔使傾」

【本報訊】政府近日呼籲各界對政改方案「袋住先」,但18學者溫和方案倡議人方志恆和羅致光雙雙表明不會隨便「袋住先」,其中將於今天與政改三人組會面的方志恆明言,若成為特首候選人的提名門檻高於現時的八分之一,拒絕讓不同政見的人士參選,「乜都唔使傾,否決佢啦!」
方志恆昨出席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的政改研討會時表示,一個不符合國際標準的方案,即使北京成功「撬走泛民四票」,此制度也不會有認受性:「如果政改方案冇七至八成民意支持,我睇唔到香港嘅問題係會解決得到。」
方認為,量度方案是否符合國際標準,視乎提名門檻。他解釋,以往出現競爭的三屆特首選舉,提名門檻均是八分之一,即獲八分之一的選舉委員會委員支持,便可成為候選人,讓選舉容納不同政見、黨派的人士參選,有充份競爭:「如果高過八分之一,我個人認為,係難以說服香港人同民主派去接受呢個方案,否決佢亦絕不足惜。如提名門檻係民建聯、工聯會要求過半數,我會第一個呼籲民主派否決此方案。」

羅致光:不能有不合理限制

18學者方案提出的公民推薦,至今中央和政府仍未一口否決。方稱提名門檻若不超過八分之一,所有細節可討論:「可以商量要唔要有公民推薦,可唔可以有提委會民主化、多啲個人票。」相反,若政府拋出高於八分之一的提名門檻方案,他認為「乜都唔使傾」。
對於政改民意關注組早前進行民調發現,若提名程序不滿意,54%人認為可先實行一人一票,35%反對。方志恆指拒絕「袋住先」35%的受訪者並非少數,贊成食住先的則「你畀乜佢都要」,所以政府應着眼爭取那35%支持:「我哋講緊一個地區嘅選舉制度,如果不能夠得到絕大多數市民認同,佢根本冇可能運作到落去。」
18學者方案另一倡議人的羅致光亦同樣對政改前景感到悲觀。他昨在電台節目指,若由中央選出候選人,再讓市民投票,並非真普選,又稱泛民非鐵板一塊,他所屬的民主黨亦認為公民提名並非唯一選擇,但底線是選舉不能有不合理限制,若普選方案不符國際標準,絕不可以「袋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