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還有一工筍 - 李碧華

一工還有一工筍 - 李碧華

上周傳媒揭發「暑期筍工」,珠海書院以月薪一萬元,招攬學生為反佔中大聯盟回收市民登記資料及簽名。街站當值則日薪330元。
對年輕人「利誘」,而多間機構之員工則向傳媒披露遭上司「威迫」。這一人(區議員)可成功簽上十個名又不須核實的「水份活動」,同市民自發參與支持真普選,義工日曬雨淋協助投票,在質素上和推動力上,明顯不同層次。
但筍工仍是筍工。錢當然吸引──最筍是不用「思考」。學生、打手、臨記、五毛黨易滿足,但那些臨老入政叢的庸才奴才津貼更勁呢。
近日《壹錘定音》收到風,政府官員自689上場後甚躁動,因他做事獨斷獨行冇商量,如特首辦邱主任非親信,689會見誰、幾點見基本上他不用操心,「可能3點見2點9先知」……嘩,這還不是超級筍工?庸碌無能的局長年薪數百萬,林鄭等政改小組不需打得只要跳得──如同湘西趕屍,天亮之前黑暗辰光,一眾殭屍塗抹辰砂,貼上黃符,趕屍匠執攝魂鈴敲小銅鑼,在夜路上,響一下,跳一跳,服從指令前進,完全不必思考,更加不需要良心,行屍走肉收人工。
正是:一工還有一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