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1年會計系畢業就進了四大,拿了會計師牌後想轉一轉工作環境。有一間海外教育機構聘請我做風險審查,人工比舊公司多了約7成。縱使知道自己是想做銀行,但受不了金錢上的引誘。雖然人工福利、工作環境、時間及人事,所有範疇都很好,但教育機構的運作不同工商界,運作模式亦不多變,我不想這麼快便開始半退休生活,還是想進銀行做挑戰性較高的工作。但看過很多關於工作的文章,聽過長輩及從事HR工作的同學意見,從事文職至少一年先好轉工,畢業頭五年轉工不宜多過兩次,所以打算滿一年後再想。但突然有一間投行的HR在Linkedin聯絡說有一空缺邀我面試。面試期間問的全是舊日在四大工作的經驗,很明顯對我現在的工作不感興趣,亦有問我為何在這份工作只半年便想轉工。由於長途電話的關係,雙方不是太清楚對方的提問對答,所以面試表現得不好。」
「我應否漁翁撒網找金融機構,不論大小,不論是哪範疇如證券行、基金公司……工作一年半載,再嘗試投行,實踐自己的CFO及FC夢。但我怕這樣會令僱主覺得我很jumpy。還是繼續在這裏工作至少一年半才轉?在教育界工作會否令我轉不回金融界?這裏是國際機構白人佔優,加薪幅度小於通脹率,若我繼續在這裏工作,前途錢途都很有限。」
做人做事,最忌三心兩意。成功除了須苦幹,還須目標明確,有毅力兼靠能力及實力。講到追求夢想,層次更高代價自然亦不菲,是堅定不移,把所有拋諸腦後豁出去不惜一切to die for,總之咬緊牙齦死都不肯放。你要是對銀行金融工作真的熱衷熱愛,當初就不會向錢看,選擇做一份和和金融業完全無關的工作。
……明天續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