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不法書局以投標及折扣方式,吸引學校「推薦」其成為指定教科書銷售商,其間將盜版書混入正版書以圖魚目混珠,結果有35間小學中招。海關揭發有人利用電腦掃描教科書,再大量印製出售,事後拘捕四人並撿獲7,400多本盜版教科書,總值53萬元。
記者:劉柏麟 黃雅盈
中招的35間小學,其中29間在新界、5間在九龍及1間在港島,但相信無學校教職員涉案,而撿獲的盜版教科書由小一至小六,包括中、英、數和常識科等,主要是盜用教育出版社、培生出版社及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書,超過90個書目,售價由30元至120元不等。
書局四男女被捕
涉案的正豐書局在元朗及屯門各有一間店舖。被捕三男一女由52至62歲,其中兩名姓馮兄弟為書局董事,姓李女子為馮兄的妻子,另一姓郭男子為書局職員。書局以投標方式及提供折扣優惠,吸引學校買書,學校則發書單給學生家長填寫後交學校訂購,少數家長拿書單去書局購買;書局一名女子負責與學校聯絡及供貨,有人為逃避追查,刻意向版權持有人訂購部份正版教科書,然後以七成正版書及三成盜版書混在一起出售,企圖欺騙學校和家長。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李漢華稱,盜版課本利潤豐厚,一本售價100元正版課本賺30元,但盜版賺80元。被捕不法商人於兩個月前開始售賣盜版課本,盜版課本外觀幾乎與正版一樣,估計在內地印製,由於盜版教科書是經由掃描入電腦再大量印製,質素與正版有明顯色差,條碼相對較粗及歪斜,圖案多點光,部份內容更多出一段文字。
家長投訴質素差
海關稱,早前接獲家長投訴,指經學校訂購的教科書質素差疑為盜版,海關其後在兩間小學中撿獲約300本懷疑盜版課本,發現該批教科書是由同一間書局供應,經版權持有人確認教科書為盜版後,海關於本月24日搜查該書局位於元朗及屯門的店舖與貨倉,再撿獲7,100多本盜版課本,並拘捕四名男女。
消費者委員會呼籲受影響的出版商在新學年開始前,聯同相關35間小學尋求並落實替已購買翻版課本的學生更換正版書的方法。消委會指此舉雖然令受影響的書商蒙受經濟損失,但從教育和企業責任的角度來說,此舉向莘莘學子發放了非常重要的正面訊息,讓下一代清晰明白無論是購買或使用盜版書都是不法並且絕對不能助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