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政府 轉載博客文章

批判政府 轉載博客文章

【本報訊】《主場新聞》以「我城、我觀點、我主場」為口號,概念來自2012年3月特首選舉論壇上,唐英年揶揄梁振英的金句「呢個係我嘅主場」。創辦人蔡東豪與劉細良等人認為,香港人一直抱着過客心態在港生活,他們希望推出《主場新聞》,帶出香港是港人主場的訊息,並立志要成為港版《The Huffington Post》(美國著名網上媒體)。

曾因未註明出處惹爭議

《主場》立場親泛民,對政府批判,但除政治議題,亦轉載大量文化藝術及國際新聞,加上網站設計清新高雅,獲不少中產及網民愛戴,在社交媒體興起及網絡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於社交網站facebook的官方專頁至今累積逾23萬Like。
《主場新聞》雖有自己編採團隊,但規模很小,網站每日主要靠轉載其他主流媒體報道,並將不同報道整合簡化「加工」推出,方便讀者了解事件,但就因為有時轉載別人報道未有註明出處,引起非議。而《主場新聞》的興起,亦一度在網上引起新媒體將取代舊媒體的爭論。
《主場》近月推出手機版,廣告雖收入不多,但沒推出讀者收費計劃。《主場》常轉載不同博客文章,亦會轉在facebook上一些受網民歡迎的文章,不少讀者及網民因而改變了閱讀習慣,每日到《主場》網站瀏覽這些博客專欄。著名博客林忌稱《主場》的誕生雖「造大咗個餅」,吸納了一批過往不上網的五六十後讀者,但也令不少博客的網站人流減少而失去網上廣告,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