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主場新聞》的創辦人從不諱言是依循美國成功網絡報紙《The Huffington Post》的模式,力圖在港闖出一片新天地。這類媒體以新聞網站、聚合網誌形式營運,除了新聞評論,內容很多時取材自博客網誌。《主場新聞》離場,同類媒體《852郵報》沒有因為少了競爭對手欣喜,反而感到唇亡齒寒。
蔡東豪曾為房車賣廣告
網上媒體的價值很多時要看瀏覽量,Amazon.com旗下Alexa有為本港網站訪瀏覽量作排名,首位為谷歌(Google)香港,《主場新聞》排第57位,類近的《巴士的報》第60位、《852郵報》第81位。《主場》雖排名高,但早前《蘋果日報》削減財經版「金融中心」專版見報日數,令《主場》稿費收益減少。近月更看到蔡東豪要親自上陣,為豪華房車賣廣告寫車評。
《主場》創辦人蔡東豪上月接受本報訪問時,就強調一直是「當一盤生意咁做」,但坦言《蘋果》佔了新媒體市場瀏覽量、廣告收入很大份額,「其他嗰啲變咗難做」。
《852郵報》創辦人游清源對於《主場》結束,感到唇亡齒寒,是香港的悲哀。他表示蔡東豪所遇到的問題,他完全感受到;惟蔡需要到大陸做生意,游慶幸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考量。游對營運和廣告仍樂觀,表示《852郵報》的經營成本較《主場》少,營運半年有些少廣告,每月虧蝕約10萬元。為吸引更多廣告會加強人手和推出報道式廣告(advertorial),希望可收支平衡。
至於政治立場方面,《852》亦經常批評政府,游表示創報至今,都強調是賣views而不是賣news,社會上有些荒謬、違反常識的事件,都不會避忌指出,如反佔中簽名、政改諮詢報告等,「咁小學雞,有時好難頂喎!」他相信若《852》有一天要結束,原因多數是白色恐怖,「用到國家級方法搞你,冇憂慮就假嘅」,不停的恐嚇、威逼,電腦入侵,自己和9個同事都是血肉之軀,都要生活、有家人。
中大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表示,廣告客戶着重媒體可以接觸多少讀者及讀者停留時間多久,若流動量、停留時間低,廣告收益便低。而競爭者不單是新聞平台,還有其他娛樂網站。除了經濟問題外,還有政治問題。他指有人會覺得這些網站傾向民主派,「廣告市場主要由商界決定,會考慮好多複雜因素,會混入政治因素考慮,因而影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