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睡眠手錶 - 李德誠

開心見誠:睡眠手錶 - 李德誠

最近我留意到幾個病人不約而同地戴上了活動手錶。活動手錶基本上是一條塑膠手帶,戴在手腕上可以記錄到每日的運動量(例如步數),配合智能手機或電腦的應用程式甚至可以計算消耗了的卡路里,不過我的病人主要用活動手錶來監察自己的睡眠時間和質素。
L的抑鬱症已經痊癒,工作和生活都穩定,但總覺得自己睡得不夠好,剛巧家人送了一隻活動手錶給他,他用了附送的應用程式監察自己的睡眠狀況,發覺原來他在深層睡眠的時間不少,其實他太太早已告訴L他的睡眠質素不錯,但他一直都半信半疑,直到現在有「確實」的證據他才相信。回來覆診的時候,L告訴我他終於放心了。
另外一位病人C,覆診時告訴我她的睡眠質素很差,最近她用運動手錶監察自己的睡眠質素,手錶顯示她一晚醒來四十多次,我相信手錶大概將她處於淺睡時候的活動當作半夜醒來計算,不過無論如何她的睡眠質素真的下降了。
原來她因為擔心藥物會上癮,兩星期前自行將晚上的藥物全部停掉。跟C解釋清楚後,她才放心繼續服用,而她的睡眠質素亦回復正常。
其實要準確地量度睡眠質素往往需要用更精密的儀器,甚至要在醫院的睡眠實驗室裏進行檢查和觀察。
有時睡眠科的專家亦會使用睡眠手錶,原理大致上與現在的活動手錶相似,透過記錄病人睡眠時候的活動次數和程度,從而估計一晚醒來的次數、淺睡的時間和深層睡眠的比例等。
睡眠科的專家亦有將活動手錶和真正醫學用的手錶比較,發現市面上的活動手錶在監察睡眠質素的時候其實並非十全十美,就好像病人C的情況一樣,有時會錯誤將淺睡分析為半夜醒來的狀態。
雖然活動手錶和睡眠手錶都有一定的局限,有可能高估了深層睡眠的時間和質素,但不少專家都覺得活動手錶是一個好的開始,提高市民大眾對自身睡眠質素的關注,香港人不時都睡眠不足,亦有不少人忽略長期失眠的問題,活動手錶正好提醒我們多關注自己的睡眠健康。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