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豪在90年代尾開始在台灣及內地工作,到近年才回流及活躍於香港電影圈。對於近年香港的轉變,小豪甚感陌生,在中環長大的他近日為香港電台在中上環拍攝處境劇《同里有親》。舊地重遊,小豪雖可趁機緬懷過去,但結果他卻感到「桃花依舊,人面全非」。
撰文:文國駿
錢小豪對香港的轉變感到欷歔:「進步只係一個藉口,中環同香港梗係好,𠵱家咁繁榮,但係大家係咪一定開心呢?」在中環長大的小豪日前在將軍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細個喺中環嗰時可以見到蔚藍天空,𠵱家就只能喺啲高樓大廈之間勉強見到一線天。」小豪認為香港雖然繁榮,但香港人不是真正的開心,他坦言:「時代要進步只係藉口,香港人其實可以深度啲諗一下,我哋點樣至係真正嘅開心。」
拍溫情小品冇難度
《同里有親》是小豪從影多年以來鮮有拍攝的輕鬆溫情小品,他說:「其實都幾吸引,劇情係講個花弗老竇想同個女修補關係。我見幾有趣又未試過,所以就即刻應承咗。雖然少拍呢類戲,但始終我都做咗30幾年,今次只係將我動作片以外嘅另一面發揮出來,仲有加埋我嘅人生經驗喇,所以絕對冇難度。」
《同》劇主要講述中上環一個小社區內的人與人,甚至人與地方的關係,小豪坦言感受至深:「我喺中環出世,以前有條街叫中國街,𠵱家連個街名都冇咗。文咸東街以前全部係大牌檔,由唐樓到𠵱家周圍都係高樓大廈,舊時望到個天變到𠵱家得番一線天,只可以講句『桃花依舊,人面全非』。」
雖然有人認為這個轉變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經階段,但小豪卻感到欷歔,他坦言:「進步只係一個藉口,中環同香港梗係好,𠵱家咁繁榮,但係大家係咪一定開心呢?我見佢哋食晏,幾廿蚊碗雲吞麵,只係逼住要食箒,個個望住個電話睇股票,好似好繁榮咁;但係坦白講,已經冇咗份感情喺度,個個係咁逼住嚟返工同放工,好似殭屍咁,一係就去蘭桂坊醉生夢死。我好感觸,繁榮抹煞咗一切,人與人之間冇溝通,除咗搵食之外就少咗關懷咁。」
感慨港人內心空虛
小豪認為香港是功利主義社會,那麼香港人應該怎樣平衡工作利益與生活?他謂:「你見到以前啲小朋友抽到珍貴閃卡時,會即刻拎去賣,係俾社會風氣潛移默化咗。𠵱家好多人嘅人生目標只係得一層樓,香港人外表快樂,其實內心空虛。」問到他有否向11歲大的細仔灌輸要平衡生活?小豪表示假日多與囝囝到郊外遊樂:「我想佢可以着住波衫同人字拖,自由自在咁出街,做番最舒服嘅自己。外國有啲小朋友,可能一個月得幾百蚊用,但係佢哋開心過我哋好多。」
【老友合拍】同孟海再起化學作用
錢小豪透露拍攝《同里有親》另一開心之處除可與有經驗演員如好友孟海合作外,還有年輕的監製及導演,他笑言:「我真係生得佢哋出。同佢哋一班年輕人合作,知佢哋想表達啲乜嘢,自己都年輕番,再同佢哋同步,令到大家有更多層次。」談到與多年老友孟海再次合作,他表示:「識咗佢廿幾年,佢第一次做導演已經搵我做男主角,後來我多數喺內地拍戲,所以就少咗接觸;好開心再同老友合作,以前嗰啲化學作用返晒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