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騰訊(700)籌建民營銀行的申請獲批,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Webank)命名,獲中銀監「開綠燈」搶先阿里巴巴飲頭啖湯,成為首批民營資本試點銀行。市場認為今次騰訊獲納入中銀監受規範系統內,料未來會進一步申領網上金融牌照。
記者:馮健鏗 劉美儀
中銀監主席尚福林昨日在「2014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披露,批准三間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分別是騰訊持股30%的Webank、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受消息刺激,騰訊昨日錄得四連升,一度逼近歷史新高(129.2元,即未拆細前646元),最高見125.5元,惟之後升幅收窄至0.3%至收市價124.9元。
命名為Webank 深圳營運
Webank由騰訊、百業源、立業在深圳設立,並可在深圳營運,名字並非外界一直廣傳的「前海銀行」,騰訊昨日表示,籌建需經最少6到12個月才能正式獲得銀行牌照,且特別列出「互聯網金融」是未來合作範圍之一,為個人和中小企業提供銀行服務。《騰訊科技》引述消息報道,Webank註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指「We」代表集體創新精神,冀以互聯網連接消費者、中小企、大型金融機構。
規模細 難挑戰大型內銀
去年底三中全會決定,引入合資格民間資本組建中小型銀行,對目前由國有及股份制商銀主宰的銀行體系進行革新。中銀監昨宣佈,批准三間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包括科網巨人騰訊。分析指,是內地邁開金融改革第一步,料科網巨人未來更積極在法規內搞網上金融。
一位不願具名的大行主管認為,騰訊榜上有名,標誌科網巨擘正式納入中銀監受規範系統內,相信有關機構未來會繼續按政策申領網上金融牌照,擴闊吸存平台。
瑞穗證券亞洲銀行研究部執行董事安彤善表示,今年3月中銀監已確定五個試點方案,涉及10家民企資本發起人,包括阿里及騰訊,昨日公佈是啟動三中引進民營資本金改策略的一小步。他預期新的民營銀行,將以地方而非全國性網絡為營運主體,故暫不會挑戰大型內銀地位。但他指早於2010年,當局也曾推動設立農商銀行合作試點計劃,淡馬錫與中行(3988)便曾合資組建農村銀行,惟最終未見成效,是次金改效力如何仍待觀察。
銀公主席兼中銀香港(2388)總裁和廣北表示,三間民營銀行獲准籌建是內地金改提升市場競爭及更好配置資源的其中一步,相信內銀競爭會增加,但真正發揮的作用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