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書展設有漫畫攤位,fans通宵排隊搶購限量版珍藏漫畫,更將玻璃逼爆。那時,漫畫迷吳國璋正在排隊入場,但意外沒有嚇退他的熱情。只要吳國璋人在香港,不論書展、漫畫節或動漫節,開幕首天他便走去朝拜。讀書時代,他曾因太過沉迷漫畫,讓爸爸怒火中燒,把他整個書櫃的漫畫全部丟掉,並反對他修讀設計。如今,吳國璋雖然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經濟系,卻放棄高薪厚祿來當個平面設計師,繼續為興趣看漫畫、畫漫畫。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吳國璋於香港華仁書院讀畢中六後,便到美國修讀大學準備班,並順利考入UCLA經濟系。大學同學不是成為會計師,就是銀行家或財務總監,吳國璋為了漫畫甘願當一個平面設計師,只因當漫畫家是他從小的願望。在兩、三歲時,母親已送他到畫室學畫畫,直至赴美留學,「小時候,黃玉郎叱咤本地漫畫界,我跟家人笑說,畫家通常要死後才出名,漫畫家在生時已可名成利就,所以立志成為漫畫家。」
要當漫畫家,除了要講畫畫天份、後天培養,還要不停吸收養份,看漫畫就是不二之選。「中學時期,每個禮拜也會買五、六本漫畫。當時在長洲居住,為了慳錢,會從灣仔步行到中環搭船。每年書展,我都會搭第一班船去灣仔排隊。中五畢業的暑假,阿叔安排我到荃灣酒樓做侍應,因為書展有最新一期的漫畫推出,專誠請假去買書。」香港漫畫《中華英雄》、《風雲》及《刀劍笑》等,與日本漫畫《龍珠》及《男兒當入樽》等,均是吳國璋的課餘讀物。
夢想不能當飯食,升學選科時拗不過曾做生意的爸爸,因此,吳國璋只好乖乖地考上UCLA經濟系。人在彼邦,對漫畫的渴求卻沒有轉淡。「知道全美國最大的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Comic-Con)開幕,就從加州搭兩、三個鐘火車到聖地牙哥參觀。2006年,因為入圍日本漫畫發行公司TOKYOPOP的漫畫比賽,更獲邀參加Comic-Con。」
畫到脊骨痛
2000年,大學四年級畢業考試,「在自修室看見所有同學埋頭苦讀,自問不是特別聰明,為何不做自己更擅長的創作?」畢業後,不理家人反對,走到CD及DVD出版社做平面設計師,年薪只有1.68萬美元,與同學約3萬美元的年薪相比,僅一半多點。人工雖然比不上身邊同學,但吳國璋換來自己喜歡的工作,又可利用公餘時間創作漫畫參加比賽。
今年初,他決定與廿位同樣熱衷畫漫畫的朋友自資出版漫畫書,每人負責自己的故事,按所佔頁數計錢,吳國璋以3,000元換來14頁。「每晚放工就是畫漫畫,畫了四個月才完成。可能經常坐着趕工,脊骨痛到要看醫生。」
自掏腰包完成夢想,他還希望繼續做一個業餘漫畫家,「我並不認同賺取更多財富、提高生活水平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現在所行的路,是以設計工作為生,讓漫畫變成興趣,並視為創作的一部份。」話中滿是傲氣,卻也隱約透出對香港漫畫業的無奈。
【動漫 Live 不停】 一連5天好玩到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livestream/channel/dvlive
http://bit.ly/ucg2014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