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忽然重視香港政情(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 黃世澤

英國忽然重視香港政情
(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 黃世澤

李柱銘和陳方安生在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上作供後,終於有了點實質成果。
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宣佈,就香港問題作進一步聆訊,現公開徵集關於外交部半年香港報告可信性、普選、英國文化協會在港運作等問題的書面意見,今年10月14日截止。
英國下議院大選如箭在弦,英國政府已經決定在明年3月30日解散國會。在不少法案趕着在解散國會前通過,以及各黨忙於密鑼緊鼓準備大選時,仍然就香港問題作出聆訊,不單反映香港的普選問題並非如部份人所講,對英國人無關痛癢;相反,英國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在香港問題說的表現,如果會影響到在英國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英國公民護照讀書的香港學生,以及居民的意見,有可能令英國改變對港政策。
在大選不夠一年的時間,英國政壇陷入史無前例的大混戰,根據最新的民調,工黨民望為36%,領先保守黨三個百分點。但英國要組織內閣,卻要取得50%的國會席位。現時,英國的自由民主黨民望只有八個百分點,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肯定無法組閣。而最要命的是,反歐的聯合王國獨立黨(UKIP)民望達14%。表面上,聯合王國獨立黨意識形態接近保守黨疑歐派,問題在於,支持保守黨的商界不會支持聯合王國獨立黨的反歐主張。
換言之,英國可能出現不單一個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更可能出現政府難產。就算勉強組成少數派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都可能是跛腳的,很可能很快因為個別議題的爭拗,而被迫再度進行大選。這情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是試過的。
在這樣的一場混仗下,任何一票都可以決定一個國會議席的所屬,甚至影響政府能否產生。
根據英國現行法律,英國國民(海外)和英國公民護照持有人,在英國住滿半年便有資格做選民,在英國國會大選投票。曾經在英國登記做選民的英國公民,更可以享有海外投票權利。而近年英國推出針對31歲以下年輕人的Youth Mobility Scheme簽證,對特區護照持有人每年提供1,000個限額,但對英國國民(海外)持有人卻是無限額發出這類簽證,只要銀行有若干存款便會發出簽證。
而這批年輕人,是現今最親英,也最不滿中共在港施政的一批人,這也是英國各黨在下屆大選爭奪的選票來源。今年9月赴英讀書的一批人,明年大選亦會有權投票。試問英國各黨,怎不會積極在香港問題上有所作為。
正因為現時英國的政局詭異,香港人更應積極利用這個形勢,逼迫英國政府履行《中英聯合聲明》的責任。而香港人能否以書面文件,力證英國外交部所撰的半年報告不盡不實,將反映香港人在英國的政治實力。而香港人在英國越能顯示政治實力,未來香港就會越不怕中共。
猶太人在二次大戰便是學會在美國的朝野間周旋,才得以令美國長期支持以色列。香港人正要向猶太人學習這一點。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