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是粵語3D版。我是否應該看一次英文原版才寫這篇文章?
飛機總動員的德仔成為聞名全球的飛行冠軍,卻在一次例行練習中發現機械故障,而那個壞了的減速器,據說已停止生產,換言之,德仔再也不能參加比賽,因為只要速度去到某一個上限,飛機便會發生意外。
從前噴射農藥,後來成為世界冠軍的德仔,今次竟然成了消防員,不噴農藥,改噴救火劑。這類動畫故事總是同一個模式倒出來的,只要最後能令看電影的小朋友,明白消防員捨身救人的偉大,和怎樣從錯誤中學習,最後成功救了火,救了人。但其實我們看不到那場巨大的山火怎樣被撲滅。電影沒有好好交代。
影片最令我迷倒的是動畫電影對於光線的控制,怎樣跟實物相類,甚至比實物更美麗。這是技術和藝術的突破。本片有一場文戲,是因為消防處認為梅叔的機場防火措施不足而下令禁用,於是大家一起商量怎樣為梅叔這架救火車變身,和找一個助手幫他。那是一個日落後不久的場面。地平線的角度看到機庫的遠方漂亮的光線,德仔看到梅叔進入機艙內,他主動走去跟梅叔說願意成為他的助手。這場戲內的打燈方法,簡直比真實事物更美麗,側光的打法令一切看起來很有深度。此外動畫內的燈泡發射出的光線也像極了真實的光線,這種電腦技術實在教人佩服,也證明了搞這部電影的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在製作上的精心細緻。後來每一場戲都看到不同光線的反射,尤其是最後的一場夜景場面,更顯示出其中的精采之處。
實際上除了這些製作方法外,電影內的飛機和飛行的角度,也有專家參與,令飛行場面的真實感得到驚人的成果。
但很令人驚訝的是我看的粵語配音版的對白,竟然出現接不上的情況,而且也有點不明所以。以往粵語版的動畫電影,對白大多不是直譯,而是經過加鹽加醋令其更地道化,更可笑。本片好像沒有這個加工的過程,而是將美版的對白直接譯出,又由粵語說出來,於是缺少了本地趣味的元素。其實粵語版的好壞不在於繙譯,而在於如何再創作。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