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生活:101萬人入場破紀錄 人均消費$987書展煞科 有展商呻銷情差

蘋果生活:101萬人入場破紀錄 人均消費$987
書展煞科 有展商呻銷情差

【本報訊】一連七日書展昨閉幕,大會指共錄得101萬人次入場,創歷年新高,人均消費約987元亦較去年升四分之一。不少書商坦言,適逢今年書展25周年,但入場人次及銷情都未及預期,有書商生意額更較去年下跌至少一成,期望貿發局未來更着力推廣本地出版社。
記者:梁德倫

不少書商都趁書展煞科劈價散貨,幾元便有交易,不少市民都衝入場搶購平價貨。
貿發局聲稱今年丁財兩旺,入場人流是25年來最高,其中有12%入場者是遊客。不過,部份書商坦言今年生意額較去年差,明報出版社總經理蘇惠良指出,今年首兩天因天氣惡劣人流較少,令不少書商都要提早推出減價優惠,令市民錯覺書展最後兩天會有更多優惠而「忍手」,「所以頭幾日真係有啲滯銷,希望最後呢日可以追番」,但他指今年銷情較去年差至少一成。
專售外國書籍的Aromix Books Company Limited雖有增長,但他認為書展氣氛比往年差,一些較專門的書籍在書展難吸引一般市民。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表示,今年生意額雖較去年好,但只是去年生意特別差,故整體而言生意和過去相若。他又指,今年人流較預期疏落,生意能創佳績,相信與書展較少展商像他願意賣較政治的書籍有關。

台灣書商有5%銷售增長

葉壹堂書展負責人Samuel指,今年覺得人流和去年相若,生意額也大致相同,但今次力推公司自己出版的設計書籍,以優惠價發售銷情不錯。
不過,中華書局市場部助理經理朱欣燦稱今年書展銷量有雙位數字的增幅,對銷情感滿意。她本以為這兩日的人流會相對疏落,但意外人流量與周末相若,她認為大部份讀者到書展也有自己的心水目標,故買書量會較多。台灣書商時報出版社及主售台灣書的榆林書店則指今年約有5%的銷售增長,認為今年人流多是主要原因。

不少書商趁最後一天劈價,市民抱「執平貨」心態入場。

首兩日天氣差少人入場

天窗出版社副主席曾玉英表示,雖然受首兩日天氣較差影響入場人次,但整體銷情都較去年上升一成,相信與今年出版社策略合乎讀者心意有關。
曾玉英舉例指,由任志剛撰寫的新書《居安思危》大受歡迎,「佢嚟講座嗰一日已經賣出300本,𠵱家已經第三版尾,要再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