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顧背景資料。港滙於6月底開始持續表現強勢,並在7月1日起正式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即每美元兌7.75港元水平),令金管局要按機制「出手」,作出自2012年12月21日以來首次注資行動。直至上周二,金管局於不足兩周內,共入市14次,累計向市場注資逾430億港元。
港股傳統智慧,由於香港資金流入流出完全自由,沒有外滙管制,有「錢入」即代表港股「有得升」,不過,今次資金流入香港,情況似乎跟以往有點不同。恒指於7月1日到7月16日,僅僅上升269點,表現完全不似有資金流入港股尋寶,正如老夫子金句,耐人尋味。
到昨日,港股才急升近400點,成交增至逾700億元。轉勢?基金朋友跟密西比說,凡事不要單看表面,過去一個月,很多股份都已被搶高,特別是涉及國企改革、或具國策扶持概念股份,很多同具A及H股的公司,兩者間差價亦收窄了不少,資金「揀股嚟買」,昨恒指只是延後爆發而已。
現時買入會否太遲?基金朋友指若持貨能力強,仍不算太遲,首選具改革潛力股份,當然要量力而為。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