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短線喜長線悲的結合

國策解碼:短線喜長線悲的結合

對於內地經濟前景,市場看法可分兩派:樂觀派認為中央擺明會推更多改革措施,形勢只會越來越好。悲觀派認為,中央至今刺激措施仍靠基建為主,「換湯不換藥」,短暫的刺激藥性過後,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仍然無解決。
上述兩種觀點其實並不矛盾,只是長線悲觀、短線樂觀的分別。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包括產能過剩、競爭力流失、人口老化,要徹底解決難度極高。中央現時所做的,就是買時間,用傳統但藥性越來越弱的救市措施維持信心;同時希望,在市場徹底失望之前,藥性較慢的制度改革能發揮功效。這種長線悲觀、短線亢奮的情緒,可能會繼續存在。但在投資者角度,能解決經濟結構問題的曙光尚未出現,本身存在結構性問題的行業,包括內銀、資源、建材等,目前並非投資時機。不過,中央的刺激和改革措施必然越來越多,相對結構性問題較少的行業,包括環保、物流等,就更能受惠。若從大市角度出發,未來兩年內地新股、解禁股大量出爐,長線機構投資者似乎不會選擇目前大舉入市,因此,博中資股長線見底,似乎未是時候。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