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政治 右手金錢(自由撰稿人 蘇鋒) - 蘇鋒

左手政治 右手金錢
(自由撰稿人 蘇鋒) - 蘇鋒

向來擅長於頒發禁令的廣電總局(已併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又對內地互聯網電視業務實施嚴厲管制。
據報道,7月11日和15日,廣電總局分別約見七家互聯網電視牌照方(隸屬於三家中央級廣電媒體與廣東、浙江、湖南、上海等四家地方電視台),對目前互聯網電視市場存在的「違規違法」問題嚴厲批評,下達了針對互聯網電視的最嚴整改令。禁令不僅要求境外引進的影視劇、微電影必須在一周內下線,更表示未經批准的終端產品不允許推向市場。
廣電總局以直接約談的方式表達強硬態度,是急於取得令行禁止的效果。
6月中旬,廣電總局網路司針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下發了關於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體下載通道的函,指出某些互聯網電視盒子安裝的用戶端軟體及視頻聚合軟體等含有政治有害、淫穢色情和低俗不良節目及侵犯版權的視頻節目,嚴重違反了相關管理政策。
6月24日,廣電總局要求關閉互聯網電視協力廠商視頻內容管道。
7月8日,廣電總局強制廣電系電視盒子安裝其自行研發的電視操作系統(TVOS)。
7月11日,廣電總局再次下令,要求所有互聯網電視盒子必須停止提供電視節目時移和回看功能。
廣電總局一直對互聯網電視保持着嚴格的管制,要求互聯網電視內容「可管可控」是其基本原則。2011年,廣電總局下發過《關於嚴禁通過互聯網經機頂盒向電視機終端提供視聽節目服務的通知》,規定內容播控必須由廣電總局認可的七家集成牌照方負責提供,否則均屬違法。
而今年入夏以來,在如此短時間內密集發出禁令,表明國家意識形態主管機關已經認為互聯網電視的潛在負面影響未能實現有效的「可管可控」,因此必須出撒手鐧遏制其「違規」局面。
這一系列整改令,是在中國把互聯網安全提到關係國家文化安全的戰略高度,成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統攝中國互聯網管理的背景下實施的,是今年4月「掃黃打非·淨網2014」專項行動的延續。
互聯網電視的七家牌照方是廣電總局規定的唯一合法集成播控平台,除此以外的視頻製作方只能作為內容提供者,與這些牌照方合作。牌照審批制使得這七家牌照方成為互聯網市場的壟斷者。然而,互聯網電視內容的接入與內容提供,並沒有嚴格地遵循廣電總局的這些規定。內地山寨電視盒子的發展可謂氾濫。從2013年開始,內地互聯網電視盒子每個月出貨量達到100萬台,而山寨盒子達到了80萬台左右,佔據市場近八成份額。
山寨互聯網電視盒子可以直接登錄國內外主要視頻網站,連接各種直播頻道,包括不少「違反」中國法律法規的影視節目內容。對於中國意識形態管理者來說,這恐怕比網民通過互聯網接觸這些信息更有「顛覆」的風險。一旦他們認為互聯網電視的違規程度已超出其容忍底線,重拳出擊成為一種必然。
互聯網電視市場的整頓,與管理部門的經濟利益也直接相關。互聯網電視的發展涉及到廣電系統如何在與電信系統和相關市場主體的競爭中保存自身的利益。據廣電總局統計,內地2011年互聯網電視終端使用者總數2,000萬,而2016年預計將突破1億戶。如果這些終端都由廣電總局研發的TVOS系統壟斷,其收益不同一般。而這個TVOS系統同時還能夠滿足對電視終端從內容到應用可管可控的政治要求。
對互聯網電視的這一系列整頓,表明廣電系統不能再忍看其原來享有的壟斷利益遭受侵蝕。在內地的三網融合(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工程中,廣電系統早已表現出對其自身互聯網電視業務中不斷被電信系統和互聯網企業「各個擊破」的擔憂。一言以蔽之,對互聯網電視的整頓,是在鞏固互聯網安全的名義下的部門利益之爭。
缺乏部門權力的互聯網企業在這個爭鬥中是脆弱的,整頓至少在短期內已經起到了預期的效果。
譬如,陷入傳言中被廣電總局查處的樂視網已表示與廣電總局的上司──中宣部合作,在樂視TV開設「黨建頻道」向黨表示忠心。樂視網同時還暫停了電視盒子業務,損失自不待言,只不過為了生存第一,這些損失也是無可避免的了。這恐怕就是廣電總局這個「禁令系統」控制下的中國互聯網電視企業的宿命。

蘇鋒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