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專欄《匯思》,論及本港銀行監管理念,就該局在巴三最低標準上,要求銀行再提高額外要求,被指令本地業界面對不公平競爭的觀點,他回應指「不能認同」,香港銀行從來沒有模仿歐美銀行做法,更高的資本充足率,可令銀行有足夠緩衝,在必要時沖銷呆壞賬,他認為銀行之間競爭,應着眼服務水平及穩健,而不應「以最低的資本充足率來謀取更大利潤」。
須加強保障客戶權益
雷曼風暴後,該局加強對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措施,其要求已超出銷售同樣產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如券商及保險中介經紀),當局亦被指引發不公平競爭,陳德霖同樣作出反駁,對此觀點「不能苟同」。
他表示,因銀行與客戶關係密切又特殊,絕不可以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相提並論,這種特殊關係令銀行很易向客戶推銷各樣理財金融產品,故有必要加強保障銀行客戶權益。
不過,在不削弱投資者保障前提下,該局將不時檢視有關措施的落實和成效,與業界商討簡化便利的可行安排。
雷曼迷債事件後,金管局銀行監管工作亦朝兩條腿走路,該局因而成立了兩個新的常設部門配合,包括銀行操守部及銀行法規部。
陳德霖謂,本港銀行體系規模龐大,亦是作為亞洲及內地客戶財富管理的平台,銀行及從業員需配合該局監管要求,本港才可提升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