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洲西部爆發第二波奪命伊波拉疫情,香港紅十字會決定再派員到當地協助防疫。今晚出發的紅會臨床心理學家張依勵,以及下周出發的一名義務醫生,將在利比利亞逗留一個月,協助加強社區防疫和衞生宣傳。張表示,確診病人及其家人正受嚴重歧視,加上本身對病毒的恐懼,若不能適時進行心理急救,有可能發展至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
今次是繼5月三名本港資深護士遠赴當地支援防疫工作後,香港紅會第二次應國際紅會要求,派人到利比利亞進行防疫工作。本港紅會國際及賑災服務部主管劉冰稱,西非疫情一度緩和,惟5月底開始,塞拉利昂被波及出現首宗病例,利比利亞6月下旬亦出現新一輪爆發。據世衞數字,今年3月爆發開始至本月12日,當地有964宗確診或疑似個案,603人死亡。
主力進行心理急救
劉指令疫情不受控原因有二,一為恐懼,二為無知,所以派有防疫經驗的醫生到當地支援,臨床心理學家則負責處理當地居民心理狀況。張表示,將主力進行心理急救工作,包括為感染者及家人提供心理輔導,並教育當地紅會人員及義工災難心理溝通技巧。
她稱病者家屬的喪親之痛及對病毒的恐懼未獲緩解,在極大心理壓力下,有可能惡化成精神疾病。她又會特別教導當地義工的輔導溝通技巧,「喺災難後講咗唔應該講嘅說話,有可能造成進一步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