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配合滬港通旗下的港股通,在港股收市時段,結算行提供的人民幣兌港元換滙價能更貼市公平,財資市場公會(TMA)曾討論,加設收市後離岸人民幣即期定盤價(CNH Fixing)。但消息指,由於不少同業對額外增加一個外滙定盤價持保留態度,認為要加重合規核算負擔,卻未能直接受惠,故初步建議已擱置。
銀行在收市後款項交收指示時間內處理的兌換安排,換滙價將按當時市價水平釐訂,不會再有定盤價參考。據悉,財資市場公會轄下的人民幣即期定盤價工作小組,曾於6月底會議磋商,在下午約4時港股收市時段,增設另一個離岸定盤價,並傳閱文件徵詢意見。
鑑於人民幣雙向波動日漸增大,現時早上11時的離岸即期定盤價,已未必適合作為收市時的參考價,目前共有18間報價行參與人民幣即期定盤價工作。惟自金融風暴後,報價行已不像以前具市場聲譽及吸引力,每個報價要重覆及獨立第三方核實,否則易墮涉嫌操控價格法網。
港交所:不改交易時間
按照原定的時間表,滬港通將於10月通車,而中、港兩地已就交易時間及交收安排等細則達成共識。據《第一財經日報》引述監管機構人士指,港交所及上交所為免出現交易時間不一的情況,計劃統一兩地的交易時間。
不過,港交所(388)發言人已表示該所無意更改交易時間,而滬港通並不要求兩地交易時間完全一致。該發言人續表示,兩間交易所的交易時間目前已大部份重疊,開市時間相同,而香港市場的交易時間更長。現時港股的交易時間較上海A股長,中午收市及全日收市時間分別多半小時及一小時。
港交所又表示,目前在港上市的A+H股公司,只可在香港收市後刊發公告。而A股公司,則可於上海市場下午三時收市後,刊發公告。在滬港通開動後,雖然在內地收市時,港股仍處交易時段。但由於A股已收市,故本地投資者亦無法根據A股公司刊發的公告買賣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