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新興市場上半年發債規模創新高,反映各國趁低息環境借平錢的趨勢。不過,專家擔心這股發債熱潮下信貸質素轉壞,會埋下危機伏線。
根據湯森路透數據,新興及新領域市場(Frontier Market)國家今年上半年發行的主權債金額按年增加54%,達694.7億美元(約5,418億港元)新高,由於中國國債不會在國際市場發行,所以上述數據並不包括中國在內。
一旦加息 恐爆危機
金融海嘯後,各國近年維持超低息及推出寬鬆措施,令全球債券孳息下降,令信貸質素較次的高風險債亦成為投資者追捧對象,增加各國趁低息爭相借平錢的誘因。
例如希臘及塞浦路斯等早前曾頻臨爆煲的歐豬弱國,早前便分別重返國際市場發債,並獲得理想反應,有部份分析員擔心美國等發達國一旦恢復加息,去年新興市場資產被拋售的情況將重演,帶來新一輪危機。
另一邊廂,Lipper數據顯示,投資高息債的互惠基金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截至上周三止的一周錄得16.8億美元贖回,是11個月來最多。巴克萊數據亦顯示,高息債券的孳息上周三報5.17厘,較上月20日歷史低位的4.83厘回升34點子,令部份市場人士擔心是否市況逆轉的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