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 普京 習近平(獨立評論員 長平) - 長平

馬航 普京 習近平
(獨立評論員 長平) - 長平

當媒體聚焦於馬航MH17烏克蘭遇襲事件之時,本來不算高調的習近平拉美之行顯得更加黯淡。除了中共官方喉舌例行的假大空報道之外,中外媒體不多的評論中對習近平這一趟行程中展示的中國外交野心有些低估。
這是習近平掌權之後第二次出訪拉美,從7月13日到23日,行程長達十天,節目也頗為豐富:出席「金磚國家」組織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進行國事訪問,並在巴西利亞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及發表聯合聲明。
會晤期間,習近平表示中方將正式實施100億美元中拉基礎設施專項貸款,並在這一基礎上將專項貸款額度增至200億美元。中方還將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優惠性質貸款,全面啟動中拉合作基金並承諾出資50億美元。
今年是中國與巴西建交40周年,巴西官員稱習近平此次訪問是加深戰略夥伴關係的里程碑,並說中國承諾投資巴西製造業。據新華社報道,中巴兩國去年的貿易額達900億美元,中國也取代美國成為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習近平此行中最重要的成績,應該是金磚五國決定合資組建開發銀行。這一構思於2012年、決定於2013年的計劃,已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金磚國家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的總部將設在上海,啟動資金為500億美元。五國集團還表示,將為成員國創建一筆1,000億美元的儲備基金,以供各國遭遇國際收支差額危機時使用。
有媒體注意到,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基金反映了金磚集團構建新的全球經濟架構的野心,對發達國家控制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形成挑戰。
這種挑戰能有多大作為,從來都受到質疑。最大的麻煩是成員國之間的巨大差異。從經濟體量和實力上說,中國和俄羅斯應當佔主導地位。可是這兩個傾向於專制政治的國家,是否和其他民主國家擁有足夠多的共同點和共同目標?「金磚國家」的團結可以對付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秩序。但是自2009年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以來,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成果遠低於預期。相關報告稱,金磚國家的對外投資中,僅有2.5%流向彼此,卻有超過40%流向了歐盟、美國和日本。由此可見,它們的盟友關係遠遠弱於競爭關係。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磨擦升級,已經讓人懷疑它與遙遠的「共同體」如何合作。馬航MH17烏克蘭慘劇,更讓人對普京鐵腕影響下的人道和人權前景抱悲觀態度。但是,值得憂慮的地方也正在於此。無論如何,「金磚關係」正在往前走──幾乎與習近平同時,普京在古巴、尼加拉瓜、阿根廷和巴西進行為期六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中俄聯手改寫世界秩序的努力。
專制國家的影響加大,世界民主前景如何?《環球時報》一篇評論稱:相信隨着習主席的到訪,伴隨中拉雙邊關係與多邊整體合作的不斷推進, 「中國夢」與「拉美夢」終將交相輝映,互為助力,攜手實現。眾所周知,「中國夢」不只是經濟發展,而是習近平的政治藍圖。

長平
獨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