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港廠加薪12% 「怕請唔到人 有定單也未必接」

珠三角港廠加薪12% 
「怕請唔到人 有定單也未必接」

【專題報道】

中國今年首七個月已有15個省市調升最低工資,最多港商投資設廠的廣東(除深圳),則維持不變。不過有廠商已自行調升員工工資,以避免員工流失;廠商會調查亦顯示,今年珠三角港商勞工成本平均升幅達12.2%;然而亦有企業因推行資訊電子化系統,令工資開支不升反跌。
記者:周燕芬 鄭柏齡

雖然廣東省今年未納入政府調升範圍,不過廠商會指達93.4%廠商表示勞工成本上升。當中包括了建文製衣廠,該廠董事經理陳國威表示,公司今年仍對員工加薪數個百分點,因為勞動市場緊張,不加薪怕員工會流失。「今年生意係有,定單多咗,但未必敢接,怕請唔到人!」他分析因為勞動市場錯配,市場估計內地缺乏工廠工人600萬名,但同時存在大學生失業,「千幾蚊可請到個大學生,但千幾蚊請唔到個工廠工人!」學歷高的大學生都不再願意做工廠。

國美電子化減人手

工資趨升情況下,有企業人工開支卻不升反跌。國美電器(493)財務總監鄭翌表示,集團工資開支有下跌趨勢,原因是集團引入了電子系統SAP,營運數據可以輕易直接輸入及翻查,減省了不少中間環節人手。此外,集團嚴格將工資開支與銷售收入掛鈎,維持在3%左右水平,分店人手多少是按照該店的銷售表現釐定。員工實際收入,一定程度表現在與銷售表現掛鈎的佣金上。

滬最低工資達1,820元

總部位於東莞的玖龍紙業(2689),董事長張茵指今年就個別工種調整人工,幅度與市場相若,整體人工成本大致平衡。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長助理吳國勛補充,現時約6,000名員工中,大概1,000名為司機,其餘皆為技術性工種,薪金較最低工資為高,加上廠房大部份採用自動化操作,調整最低工資對玖紙壓力不大。
據《中新網》報道,今年以來全國已有深圳、山東、北京、上海等15個地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後全國最貴人工的上海月薪為1,820元,時薪為17元。
按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到2015年絕大多數地區最低工資標準,要達到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以上。近年工資因而持續上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資料顯示,2011年全國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個省份,增幅20.2%;2013年有27個地區,增幅17%。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則指,今年最低工資平均漲幅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