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花了近百億美元作收購,刺激估值七個月急升1.5倍至1,300億美元,本想為上市開路,但突然傳出其招股要延遲至9月,近日財金界流傳,馬雲四處收購惹來多方人士不滿,指其太過霸道,剛巧阿里上周遭到機構敲詐買斷所有負面報告,有投行高層直言,阿里爭議性太大,上市前料有更多負面報道。
「恃住有錢 炒貴晒」
阿里今年首季收入與盈利,都較去年第四季倒退,為阿里的高增長發出警號。最了解阿里的馬雲深明是次上市不容有失,於是靠收購增值,單是上半年便斥資760億元,作出最少11項投資。馬雲成功點石成金,令一眾投資即時升值,按阿里內部估值,每股價值由去年底22至25美元,升至7月的56美元。
然而馬雲卻因買嘢買出禍來。有財金界消息指,馬雲四出插旗惹來不少人不滿,「太霸道了,佢恃住自己有錢,又聯同佢班富豪朋友四圍買嘢,炒貴晒啲嘢,乜都買一餐,足球隊都買,太囂張。」一名中資投行高層表示,阿里投資自己回報好,但跟炒的股民就一身蟻,「好似隻文化中國(1060)咁,最高炒到3.39元,而家長期2元以下,累唔少人輸錢,傳聞有唔少人向證監投訴。」
負面消息恐續流出
上周外電報道指阿里招股要延遲至9月時,分析指其中一個原因是集團上市前收購太多,增加美國證交會(SEC)審批時間,而自6月中收購UC優視後,阿里已經「收手」,似是聞到「辳味」。另一投行高層指,阿里IPO突然延期不是好事,始終夜長夢多,恐怕越來越多負面消息流出,加上第二季增長可能無大反彈,屆時就要考保薦人功力了。
有望成為美國史上集資金額最大的新股,阿里巴巴上市前開始找大戶圍飛。一名私人銀行客戶向本報表示,數月前一家歐資大行曾向其推銷阿里的股票,「作價、PE(市盈率)未定,只知係日後IPO價嘅八折。」但最終他未有落飛,因為他向其私人銀行家諮詢意見後,得出的意見是「阿里高速增長見頂,公司風險又高,而且最值錢嘅支付寶又不包在上市資產之內。」
記者:石永樂 馮健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