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是味蕾的迷藥。喝一口,茶香飄飄,清幽沁人;若然化身甜品,更是人見人愛的寵兒。環顧城中,不少甜品店均以抹茶俘虜人心:人氣食店拿手好戲不用多,單靠軟滑、味濃的雪糕已是殺着;巷弄小店把玩抹茶濃淡,打造高潮迭起四重奏;連正門也沒有的隱世小店,單靠抹茶甘香,已令你一再回頭。
記者:陳劭敏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
抹茶的最佳拍檔
長時間雄霸網上食評排行榜,在instagram更充斥着大量來自此店的foodporn,到底超強人氣何來?翻開小店Via Tokyo的餐牌,選擇極多,但仔細一看,所有款式也是由雪糕演變出來。其實,拿手好戲又何須多?店主是個操流利廣東話的日本人蒲谷康成,曾在Big Four會計師樓工作,染指飲食界已有數年,Ramen Jo及Slices Pizzeria也是出自其手筆,麵屋一平安更是家族生意。他對抹茶雪糕的要求有二,一是口感creamy,二是茶香濃郁。為此,他特別選用高價的宇治抹茶品牌,配上北海道3.6牛奶。雪糕雖美,還需綠葉襯托,它們包括白玉、寒天、脆米、生果及紅豆。我貪心,最愛店中最大堆頭的雪糕杯。在雪糕的綿滑上有煙韌彈牙的白玉、香口的脆米,而抹茶的最佳拍檔——紅豆,更是毫不吝嗇地送上一大糰,試問誰能抗拒?
Via Tokyo
銅鑼灣禮頓道106-126號禮信大廈地下1A-1B號舖
高潮迭起四重奏
開業剛滿一年的J'aime bien Patisserie,店子小小只有約十個座位,位置遠離大街,卻有能耐讓你無怨地攀上聖佛蘭士街的那段斜路、身水身汗、隨時還要站着享用依然不哼一聲,總之就是不惜一切也要吃到!店主黃志慧原為上市公司的會計部高層,忽爾跑到英國的藍帶廚藝餐旅學院(Le Cordon Bleu)當超齡學生,學成歸來回港開店。店子並非開宗明義專賣抹茶,不過人氣招牌甜品正是一道「抹茶四重奏」。「四重奏」的每一個「章節」,在透明小杯中一覽無遺。當中與抹茶有關的,均以京都宇治抹茶製成。前奏是軟滑忌廉綴以為數不少的抹茶脆脆,脆脆味道不算太濃,偏甜並帶陣陣牛油香,一脆一滑,與忌廉相輔相成;間奏是呈淡綠色的抹茶意式奶凍(Panna Cotta),茶味較脆脆濃一點,但屬溫和;接下來的蛋糕是這小店的拿手之作,口感超級軟綿濕潤,茶味轉趨濃烈;末段則是墨綠色的抹茶啫喱,味道最濃,帶有抹茶迷最愛的甘苦!逐層品嚐,可慢慢感受味道由甜至濃的遞進。一口氣把「四重奏」放入口中,更能讓彼此合奏,儘管爭妍鬥麗但依然層次分明。曲終人散,我不捨地讓休止符落下,豈料餘韻卻在口腔中縈繞不去。
J'aime bien Patisserie
灣仔聖佛蘭士街33號萬豪閣地下3號舖
買上癮的雪糕
「我剛吃了可能是全香港最好吃的抹茶雪糕!」這是一位日本朋友發給我的訊息,他說自己第一次試吃後買了5杯,第二次10杯,第三次15杯,完全上癮。朋友所說的香茶房不易找,它隱沒在上環一家體育用品店樓上,連自己的店門也沒有。小店由來自靜岡的岡田先生經營,專營日本茶,還有各式泡茶道具,連南部鐵器也齊備。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岡田很樂意跟你邊泡邊談茶。不過這些都不是我此行目的。岡田笑着拿出那超限量產的雪糕,配方是用Milk Top的,軟滑口感已經有了保證;至於靈魂抹茶,則選用有153年歷史的山政小山園出品,30g價錢叫價近百,用來做甜品實在奢侈。公開配方,不怕被人抄襲嗎?「我相信沒人像我一樣儍,這樣做的利潤極其微薄。」入口茶香果然非常濃郁,最難得是沒有多少地方的抹茶雪糕能有如此甘香。最後,我也買了10杯回家。
香茶房
上環文咸東街51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