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地位褪色

世界工廠地位褪色

【工序遷移】
中國過去是世界工廠,「Made in China」產品流通世界各地,但內地工資成本不斷上漲,廠商將工序加快移到東南亞,中國勞動密集型商品於歐美市場份額亦在下降,反映「世界工廠」生產力今非昔比。

中國產品歐美份額降

中國勞動密集型商品向東南亞轉移生產速度加快,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指,今年首季中國紡織品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商品在美國份額按年降0.6個百分點,至44.4%。在歐盟和日本的市場份額分別跌0.9和2.4個百分點至41.2%和58.2%。
中國的生產力流失到其他新興市場,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同類商品在美國市場份額提升0.1至0.8個百分點;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於歐美市場份額分別升0.6、0.3和0.4個百分點;越南、泰國、孟加拉在日本分別升1、0.4和0.1個百分點。
廠商會調查顯示,受訪32%珠三角廠商表示未來3年考慮搬廠,達歷來高位。不過年初越南曾發生排華事件,表示有意遷往內地其他地區的廠商亦有11.3%。珠江眼鏡製造廠副總裁曹綺梅表示,今年員工加薪14至15%,加上難請人,正考慮將廠房搬往其他區地可行性,主要需顧及人手安排,以及管理安排能否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