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多誤會視障者聽覺好

公眾多誤會視障者聽覺好

【本報訊】不少市民受到電影與電視劇情節的影響,對視障者有不少誤解。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一項調查發現,公眾最常見的誤解是以為看不見,就會令視障者的聽力比視力正常者靈敏,音樂感又會較佳,但實情是尤其年長的失明人士,同時出現視障與聽障並不罕見,他們的聽覺特別靈敏只是「美麗的誤會」。

容易引致歧視

調查共訪問596名市民,由受訪者對47項視障人士的形象及能力等描述的認同程度評分,從中分析一般人對視障者常見的誤解,並列出10項最多受訪者誤解的抽述,包括排首五位次序是,聽覺較健視人士靈敏、音樂感較好、可使用特製的電腦及手提電話、要入讀特殊學校及須戴上太陽眼鏡。調查又發現有逾半受訪者誤認為,視障者較適合從事按摩及電話接線的工作。
市民的眾多誤解或來自雙方缺乏接觸的機會,調查發現曾接觸視障人士的受訪者,出現誤解的機率較低。該會會長莊陳有指出,公眾對視障人士的誤解容易引致歧視,或令他們失去工作機會,社會上經常用「盲」字作不必要的比喻,也會令視障人士感覺不舒服,並加深社會對他們的負面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