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血案囚終身 今盼獲寬恕弒父殺母 逆子自白信懺悔

13年前血案囚終身 今盼獲寬恕
弒父殺母 逆子自白信懺悔

【本報訊】13年前,年僅21歲的青年馬少潮弒父殺母,血濺荃灣祈德尊新邨寓所。時間過去,已34歲的馬少潮仍然身在獄中,要以一生償還殘殺雙親的血債;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懺悔,更寫下自白信,指原本孤僻的性格已變得樂觀,盼透過努力讀書及自我改變,重新得到社會接納及至親寬恕。
記者:黎國剛 劉達堯

自白信中,馬少潮表示會努力學習去改變自己,盼獲得社會接納。

在2001年7月7日傍晚,馬少潮回到祈德尊新邨家中,遭68歲父親馬志強不停責罵兼揮拳擊面。父親罵他:「衰仔,你跳樓去死啦!」並要求他交出4,000元家用。怨恨埋沒了馬少潮的理智,趁63歲母親蔡麗英晚飯後外出購物,竟用鐵鎚狂扑父親頭部十多次。其後母親返家發現丈夫滿頭鮮血的屍體,嚇得逃出廳呼救,此時馬少潮已變得瘋狂,怕事件被揭發,再用鐵鎚狂扑母親頭部30多次。事後將父母屍體移入房內;馬少潮逃亡22天後落網。

兄姊從未探望

馬少潮誤殺父親及謀殺母親罪成,分別判監12年及終身監禁,現時在赤柱監獄服刑。當年負責案件的荃灣重案組高級督察「郭Sir」郭慶祥,現已退休,他多年來不時到獄中探望馬少潮,最近一次約在四個月前。相反馬的哥哥及姊姊未能原諒弟弟,一次也沒有來探過他。
郭Sir形容馬少潮近況很好,「(佢)仍然非常之樂觀,佢每次見到我,都會同我隔住個玻璃大家握手,即係你拍下我手,我又拍下你手」。他指馬少潮在獄中勤力讀書,又加入教會,報讀公開大學的會計課程,成績不俗。香港路德會聖馬太堂教士張錦棠亦說馬少潮有了奮鬥目標,閒時會畫畫、彈結他、做運動,並做義工。
回首所犯彌天大罪,馬少潮在案發13年後寫了一封自白信。他在信中說:「從來沒想過自己有這樣的福氣。我因罪而失去自由,失去親人對我的關愛,也因罪而未能得到至親的寬恕。然而神並沒因此遺棄我,反而令更多的人來疼我、愛我。」他口中疼他的人,就是郭Sir、張教士,還有李賢義牧師,以及囚友德仔的家人。

弒雙親兇案發生後,仵工把屍體抬走。

決心努力讀書

馬少潮自言因信仰改變,「過往我性格比較孤僻、內向,而且也不太善於交際及表達自我。而現在,性格開朗樂觀,對人生充滿盼望。我想這就是愛的感染力」。他續指:「雖然面對失去自由的日子,內心有時也會感到枯燥、沮喪。但當想起身邊那些愛我的人,就覺得生活雖枯燥,也不應放棄。」
「當然,為着那些愛我的人及還未能重新接納及寬恕我的親人,我就更加不應輕言放棄,而且更要努力的學習去改變自己。因為一失足已成千古恨,『錯』我已犯了一次,不能再犯第二次。所以我為自己訂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努力讀書,進修公開大學課程。因我深信用努力的成績及自我改變,才能重新得到社會的接納及至親的寬恕」。馬少潮指今年10月會進修第三期課程。
郭Sir認為,「馬少潮當時係喪失理智,唔應該咁做,特別話佢媽媽好錫佢」。不過,郭Sir喜見馬少潮已重新做人,盼他有朝一日獲釋,再次融入社會。

警員在垃圾站搜尋血案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