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捲入擊落馬航客機事件,將面臨西方更嚴厲制裁,但從1983年蘇聯戰機擊落大韓航空客機(圖)的先例所見,俄國死不悔改的話,制裁也奈何不了。
當年蘇聯擊落客機,死口堅稱大韓客機從事間諜活動,並於聯合國行使否決權,令安理會連譴責動議也不能通過。當時美蘇關係很緊張,時任美國總統列根雖狠批這是「反人道罪行」,但沒作出叫停限武談判、穀物禁運和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級等大動作。列根的制裁集中在民航方面,如禁蘇聯航空公司飛美、發起十多國杯葛來往莫斯科航班兩周等。列根的有限度制裁,無法令蘇聯認錯,但促成蘇聯其後與美日空管中心建聯繫。
《蘋果》資料室
民航機被擊落事件一覽
2001年10月4日
俄羅斯一架圖154客機從以色列飛往新西伯利亞途中,被烏克蘭導彈擊落,78人死
1988年7月3日
伊朗航空A300客機由伊朗飛往阿聯酋杜拜途中,被美軍軍艦誤當戰機,發射兩枚導彈攻擊,290人罹難
1983年9月1日
大韓航空波音747客機遭蘇聯戰機擊落,269人喪生
1978年4月20日
大韓航空一架載有110人客機偏離航線,被蘇聯戰機攻擊,被迫在結冰湖泊急降兩死
1973年2月21日
利比亞阿拉伯航空波音727客機誤闖以色列領空,以軍開火,113人中僅4人生還
資料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