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妹在難民營找到天堂

台妹在難民營找到天堂

【記者袁柏恩報道】很多人試過旅程泡湯,而台灣女生陳琬淋原定的計劃,是到挪威北端的「人間仙境」羅浮敦群島觀光兩周,卻因交通問題,滯留在名不經傳的小鎮Stamsund。沒觀光景點,琬淋卻找到秘密基地──住了百多人的難民營。她聽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體驗到另一面的天堂之美,「或許不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才可愛,我們若能在看似完美的地方或是社會結構中找到一些不尋常,保留一些敏感度,那這段旅程或是我們的人生,會更有意義」。

憑一張地圖打成一片

琬淋習慣帶着一張大地圖旅行,每到新國度便標上年份,同時亦透過這地圖認識異國朋友的國家。難民營就像小型聯合國,難民們圍着地圖嘰嘰喳喳。即使難民曾面對戰亂、軍政府或獨裁領袖等迫害,他們仍興奮而精準地指出家鄉所在。
小鎮人口不足一千,居民友善地對待這班難民鄰居,難民在當地工作,也會參加音樂會或教會活動。當琬淋與難民混熟後,難民們更爭相獻技,比賽搓揉家鄉特有的麵糰。儘管生活尚可,不少難民最渴望的還是家鄉不再有戰亂,可以回家。琬淋最難忘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南德,他撰寫評論時事文章並刊登在反政府網站,並計劃前往家鄉附近國家,試着旁敲側擊改變國內政治結構。
琬淋坦言,難民營讓她反思天堂的意義,「天堂」之所以美好,不只因地方美麗,還因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她認為只要了解世界上有些人有家歸不得,或許便能改善對其他「外人」如外傭的偏見。琬淋的著作《尋找天堂:北極圈裡的難民營》有參加今年書展,希望成就「一場溫柔的小革命」,並將一半版稅捐予聯合國難民公署香港辦公室及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