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航機應否飛越有武裝衝突地區的上空成為今次空難的焦點之一,涉事航道並不處於禁飛區,空難前有多達15家航空公司使用,但多家航空公司早於數月前已因應局勢改變航道避開烏克蘭。有英國傳媒就報道,MH17的機師在進入烏克蘭領空後因有「不祥預感」而改變航道,結果反而被武裝分子誤認為政府軍運輸機。
記者:林偉聰 麥志榮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的研究員Igor Sutyagin表示,MH17的機師飛越烏克蘭領空時曾在無線電表示「感到不舒服」,因而希望改變航道;但當時幾公里外同時有烏克蘭政府軍的重型運輸機正在飛行,Igor Sutyagin指雷達不能分辨兩種飛機,結果導致武裝分子誤將客機擊落。
多間航空公司繞過烏克蘭
今年4月烏克蘭局勢緊張,俄羅斯軍隊更一度進駐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令國際關注該區的航空安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多個民航組織發出警告,指民航客機在該區或會接收到混亂的飛行指示,亦有可能被視為敵方軍機,認為民航機不應飛越該區上空。
不過,今次馬航客機墜毀的地點頓涅茨克(Donetsk),雖然同樣有武裝衝突,距離克里米亞亦僅約320公里,但並不在禁飛區內,因此馬航在意外後多番強調有關航線獲國際民航組織認可安全,並無飛行限制。
馬航更指,航機向烏克蘭提交的飛行計劃要求在35,000呎高度飛行,但在進入烏克蘭領空前被當地航空管制要求在33,000呎飛行,結果不幸遭擊中墜毀。
雖然只有克里米亞被列為禁飛區,但包括中華航空、澳洲航空、大韓航空、韓亞航空在內等多家航空公司,一早於幾個月之前就因應烏克蘭的局勢而改變航道,完全不飛經烏克蘭。
至於香港的航班,現役民航機師譚文豪指,香港飛往歐洲的航機一般都向北取道內地、內蒙古、俄羅斯進入歐洲,本身就不會飛經烏克蘭。本港民航處及國泰航空亦分別表示沒有航班飛越涉事空域。
翻查紀錄,直至空難發生前,星加坡航空、泰國航空、印度航空、皇家荷蘭航空、漢莎航空等航空公司來往歐亞的航班,均有飛越烏克蘭,其中星航的SQ351和印航的AI113在MH17失蹤時更僅距離約25公里;中國民航局亦表示國內航空公司每周共有28班航機往返該空域。
另外,芬蘭航空一度聲稱自己的航班並無飛越烏克蘭,但隨即被追蹤飛機位置的網站踢爆,芬航昨晚最終要在社交網站twitter道歉。
一眾原本取道烏克蘭的航空公司,在空難後亦立即宣佈無限期停止使用該航道。昨晚起飛的MH17亦已向南改道,改由經羅馬尼亞上空飛向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