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邀銀行  擔任人幣莊家搞活流動性 備戰滬港通

金管局邀銀行  擔任人幣莊家
搞活流動性 備戰滬港通

【本報訊】為迎戰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不斷湧現的挑戰,加上滬港通出台將帶動資金需求,金管局催谷銀行「度橋」全方位搞活本港離岸人幣市場流動性。據悉,該局向18間離岸人幣定盤價(CNH Fixing)銀行致函,邀請業界擔任人幣市場莊家(Primary Liquidity Provider,PLP),涵蓋範圍包括直接拆借、外滙掉期及流動資金回購安排等,銀行需於下月8日前回覆及提交建議藍圖。
記者:劉美儀

財資界指,對人幣離岸市場發展,「有莊家當然好過無」,但隨着巴三新例及金融海嘯後,財資市場盤量萎縮,企業成本增高及實際誘因有限,均會減低銀行擔任莊家意欲。

涵蓋拆借及外滙掉期

所謂市場莊家又稱造市商,當市場缺乏交投及報價時,莊家便有責任定時開價維持流通性。現時本港離岸人幣市場,無論外滙或利率等場外交易工具,均沒設莊家制,只有經港交所(388)買賣的人幣期貨合約引入莊家制。
據了解,金管局函件由該局助理總裁(貨幣管理)李達志名義,向CNH定盤價的成員行發出,為進一步發展本地離岸人幣業務,該局在信中邀請業界擔任市場莊家,並界定其角色,包括需為其他金融機構及企業客戶,透過直接拆借、外滙掉期及回購安排提供人幣資金;莊家要在「合理差價」內持續活躍地「兩邊開價」(外滙、利率及衍生工具市場);莊家亦要善用銀行全盤策略及本港業務平台,推廣及捕捉「全球」人幣業務商機。
符合市場莊家條件的銀行,須具備龐大人幣流量;在離岸人幣市場有重要財資交易活動(包括外滙、現金拆借、債務及衍生工具市場);其本土、海外交易對手及客戶網充裕;具備穩健財資業務及流動管理相關經驗。
對於致函銀行邀請擔任莊家,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該局經常與市場同業探討能提升本港離岸人幣中心的各種途徑,但現階段沒有進一步公佈。就滬港通落實後對離岸人幣流動性影響,她指該局一直在優化人幣清算的基建及配套安排,將續與各方密切溝通。
資深財資界人士陳鳳翔認為,本港是全球最大的人幣離岸市場,財資產品交易引入莊家制,對提高交易效率及流通性,當然有幫助,關鍵是當局如何提升誘因,吸引業界參與,抵銷企業成本的不利因素。
另外,滬港通兌換安排上,一直傳聞中銀香港(2388)是獨家結算行,Now新聞台昨引述消息指,中國證券結算公司現傾向委任多於一家本地銀行擔任兌換,確保足夠應付巨額兌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