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有可能成為人類史上最大型新股集資活動的阿里巴巴,終敲定最快本月底招股,下月在美國掛牌。首先在此恭喜阿里及其股東,終可達成上市願望,又可在市場集資套現兼發展;同時亦再次慶幸,香港沒有為了讓阿里來港上市,急就章更改上市規則或胡亂給予特批。
隨着阿里披露得越多資料,就越明白,為甚麼阿里用盡方法(為了面子,集團對外是不會承認的),都想在香港上市。最簡單原因,是不想面對訴訟。上市公司被列為被告,在很多地方也很常見,有股東集體訴訟權的美國更是家常便飯,不過,假若日後阿里一旦被列為被告,連身為中國領導人之一、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亦當上被告,實在情何以堪。
除了看中香港沒有集體訴訟權,想必阿里亦看中在香港,阿里可以「兇」監管當局。日前商務部點名批評阿里旗下菜鳥借物流之名低價囤地,殊不知阿里即日高調隔空反駁,強調集團「路走對了,就不怕走歪」,更饒有深意用「下半身命根子」來作比喻。連國家級部門也不怕,香港監管部門又何需放在眼內。
話分兩頭,曾是香港上市公司的阿里,於2007年10月在港掛牌,港股隨即在第四季見頂急插,集團現時美國掛牌在即,美股亦跟當年港股一樣正屢創新高,歷史會否重演?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