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突然在政府東翼廣場、即反國教時的公民廣場加設圍欄,將整個廣場圍住,訂明市民日後由深夜至清晨不可內進,說穿了無非限制市民示威權利,阻止再發生如反國教時佔領廣場事件。有政界中人指梁振英今次做法,完全推翻2006年政府為求申請興建新政總撥款,向區議會及立法會作出會方便市民示威的承諾,再次顯示梁對前朝承諾「唔認賬」的醜態。
有政界中人翻查區議會紀錄,06年2月中西區區議員曾開會討論新政總工程,當年區會主席陳特楚提出將新政總發展成「公民廣場」概念,最重要是較舊政總更容易讓市民前往表達訴求,當時出席會議的行政署助理行政署長(添馬艦發展)陳選堯亦認同「公民廣場」的想法。後來當局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政府規劃未列出示威區範圍,有立法會議員對季陶說,當年負責游說的特首辦、行政署官員曾說,政府雖未有示威區腹稿,但表明示威地方與舊政總比較「只會多、不會少」,「當年謝曼怡(行政署署長)講到邊度做示威區都可以考慮,東翼廣場又得、公園又得、任何空地都可以諗,結果到梁振英就賴賬」。
令議員「火滾」的是梁連「明刀明槍」圍東翼廣場也不敢,事前不公開,待立會放暑假「出手」,據聞是怕「辣㷫」社運人士即日到場示威。政府如此懼怕人民,試問怎能有效管治?
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