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開鑼,才記得每年有這麼一件大事。有讀者問我今年書展出甚麼書,抱歉,我忘了,我是真的忘了有書展這回事。
三月份去了加拿大旅居,在那兒一住幾個月,實在享受那兒的生活,很平靜,很安靜,與世無爭,每個人的步伐都很悠閒,生活節奏比香港慢三五七拍,每天的日子都差不多,最大變化可能只是花園中的草又長了半吋。那樣的環境其實很適宜閱讀,因為內心平靜。所以很多人的家中都有大量藏書,當地人還喜歡把有壁爐的客廳當作閱讀室,散置幾個書櫃,隨手拿起一本書,陷入沙發,就可以由現實世界直接進入文字世界。
在當地買書是很容易的事,不用特意去書店,所有大型超巿都有書賣,書架是巨型的,數量驚人。去買廁紙零食,結果掃回幾本書,是常見的事。閱讀,是水滴石穿、滲入每個人生活細節的事。
可是在香港,出版或閱讀都變成一件刻意的事。如果我三月份留在香港,可能就會為七月書展焦慮。還記得上一次書展,為了趕及在七月份出書,棄出版社指定設計師不用,催朋友設計封面,後來為了趕時間,還把她捉上出版社一起整理插圖及校對。香港出版業的生態就是這樣,由出版社到作者,都知道要在七月份背水一戰,但這樣的環境,其實無法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