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延誤風波揭發近三個月,由六名港鐵獨立非執董組成的調查委員會昨公佈調查報告,矛頭直指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及工程總監周大滄。報告批評港鐵最高層組成的執行委員會「判斷力欠佳」,力數韋達誠未有「專業的懷疑態度」監察工程,周大滄自信可追回進度是「錯誤觀念」,又多次未如實通報延誤消息。堅拒下台的韋達誠在報告公佈後終「落鑊」,宣佈提早一年於今年8月離任。
記者:鄭啟源 麥志榮
調查委員會由六名港鐵非執董成立,由馬時亨任主席,其餘成員包括施文信、文禮信、陳阮德徽、石禮謙及何承天。委員會曾被質疑「自己人查自己人」,長61頁報告雖力數韋達誠及周大滄出錯,及後期傳訊處理失誤,令事件惡化成企業危機。惟報告亦極力維護港鐵工程監管無出錯、無隱瞞延誤,「放生」工程團隊,將工程延誤歸咎勞工短缺、地質問題及「不可預見」的事件。
隻字不提要處分高層
委員會將事件定性為「溝通機制失效」,報告點名批評由九名港鐵管理層組成的執行委員會,在董事局「漏報」有意將高鐵通車方法改為局部通車,反映管理層「判斷力欠佳」,尤其是在高鐵工程有最大責任的周大滄及韋達誠。由於董事局未獲及時通知,溝通問題令董事無法有效監察工程進度,但報告隻字不提對一眾高層處分。
報告列出多宗事例,指出周大滄處理高鐵工程疑「欺上瞞下」,至少錯失四次報告延誤的機會。報告指,周早於去年10月已知高鐵「近乎不可能」在2015年底通車,11月項目管理團隊也向他詳盡分析延誤情況,但周不單未有向韋達誠匯報,以致韋達誠在11月22日召開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前,致電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時,未能充份考慮局部通車方案。同時,傳媒去年揭發延誤事件後,周大滄明知工程出現延誤,又至少兩次在董事會未有如實報告情況,仍堅稱2015年可以竣工。直至《蘋果》今年4月11日再就延誤查詢,他才向執行委員會承認工程要延後兩年,到2017年才能通車。
調查委員會又特別指出,當年港鐵聘用周大滄是按其往績及在建築界的聲譽,認為他的領導作風不會輕易容許延誤或推遲。馬時亨說,董事局故此對周聲稱可補救延誤採取信任態度,「要相信工程管理人員,既然佢有信心,董事局都冇可能唔信佢」,以此為董事局開脫。惟報告亦批評,周大滄對可追回累計延誤是錯誤觀念,項目團隊因「從屬指令」處事方式,令其他人未有提出忠告及憂慮,並批評韋達誠未能抱持「專業懷疑態度」,只聽一人的看法,未能在監察高鐵工程作出更慎重判斷。
范國威批評死不認錯
港鐵主席錢果豐在發表報告期間,同時宣佈與韋達誠達成協議,提早一年解約。錢指,由於港鐵未來數年仍有連串挑戰,涉及跨越多年度的工作,韋達誠只餘一年任期,希望有其他人選盡早處理長遠工作。解約協議已討論一段時間,雙方經慎重考慮後最近達成協議,不過以協議有保密條款為由,拒絕透露韋達誠可否獲約滿酬金及其他補償。至於周大滄的去留問題,他則認為可維持現有處理,讓周在10月提早退休。報告亦要求董事局與港鐵執行委員會檢討項目回報形式及內容,董事局亦應成立工程委員會,監察重大工程項目。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認為,韋達誠及周大滄相繼離職,會影響小股東權益,認為港鐵要交代韋達誠解約協議的財務安排。他認為今次是政治事件,牽涉金額可能頗大。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批評港鐵「死不認錯」,拒絕承擔責任,為一眾高層卸責,又質疑報告未有提到董事局判斷力問題,有包庇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