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郵輪環遊進化島 追蹤達爾文

坐郵輪環遊進化島 追蹤達爾文

從厄瓜多爾首都基多(Quito),乘坐內陸機往加拉帕戈斯群島(Galápagos),機程約1小時40分鐘。
降落一刻,以為身在沙漠,四圍是廣闊赤色泥土,沒一棵樹。記得上機前,厄瓜多爾人告訴我,島上濕度高,天氣特別熱。無疑濕度高達95%,數字相當嚇人,但若你在香港生活慣,反而覺得島上清爽無比。付上100 美元環境保護費予入境處職員,再與船上導遊會合,坐車去碼頭,登上橡皮快艇,遠遠望到一艘黑底的探索船。對了,我跟當年達爾文一樣,坐船遊島。達爾文在那裏思考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道理,從而推論出人類乃人猿進化出來,因此,有人叫這地方做「進化島」。要遊群島,別無選擇,只能坐船,我就登上了比較豪華的Silver Galápagos 探索船,展開8日7夜之旅,恍如19世紀中葉時達爾文一樣,沿島看生物,究竟我能否探索出另一大道理來呢?
記者、攝影:梁佩芬

天天登岸 探索大自然

海獅不游水,就是躺在沙灘或石頭上睡覺,好難才見到牠們睡醒的樣子。

如你之前坐過其他Silversea郵輪,就發現眼前這艘Silver Galápagos細很多,最多載100名乘客,只有50間房,一半有露台。遊加拉帕戈斯群島,全年皆可,氣溫徘徊25至32℃,11月至5月是雨季,之後是旱季。我於6月底出發,只有54名乘客,卻足足有70名船員在工作。船身較細,只有4,077噸,懷疑會否抵得住太平洋的風浪?幸好,除了首天會連續航行14小時外,其餘日子都是早上停在一個島,到晚上大家入睡後才駛往另一個島,偶然有搖晃感覺,卻不致暈船浪。
名為探索船,每天都要登岸,活動頻繁,少點體能都不足以應付,像住在我對面房、由紐約來姓Richman的律師夫婦Robald和Carolyn就是Silversea長期擁躉,以往去地中海、北極和北歐都是坐旗下郵輪,他們都明白這一艘有點不一樣。「主要活動不是在船上享受,而是登島用腳用眼去看生物變化。」

專家導遊 上島慢慢講解

探索船的設備尚算齊全,有兩間餐廳、一個演講廳、按摩池、健身室和水療中心,與其他普通郵輪相比,最特別是船上有一隊Expedition Team,有五個導遊,全部都是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長大的人才可擔任,如Juan Carol就是在群島之一Santa Cruz出世,一做導遊就25年,不少外國政要和明星來島一遊都由他沿路解說,如David Bowie、Meg Ryan和英國菲臘親王。
此外,船公司會邀請不同專家上船講解群島特質,今次我遇到在英國BBC電視台教導植物栽種的生物學家Toby Musgrave,他每年6月和12月都會登船。每趟船有兩次講座,主題環繞島的歷史、生物特性、居民生活和天氣影響,他又會跟我們一起上岸,一路行一路解答我們疑問。自90年代,他來過進化島數次,看到有何變化?「驟眼看,雀鳥和魚類等數目仍多,尤其信天翁,在南部地方越來越多。但暗地裏卻起變化,尤其1998年厄爾尼諾現象後,以往有一大群火烈鳥(Flamingo)最愛在Rabia 島上生活,但因氣溫升高了兩三度,牠們從此不來了,只剩下一個長滿青苔的湖泊,非常可惜。」船上活動包括每天浮潛,我們可以近距離與海獅共泳,也能遠遠見到鯊魚,幸運的話可見到福魟(Manta Ray),可惜我見不到。

船上餐廳以賣本地海鮮為主,這是露天餐廳The Grill,午餐時提供加拉帕戈斯群島海鮮,另一間The Restaurant在下層提供fine dining。

郵輪上全是雙人房,內裏設計一樣,以紅木做配搭,共50間,半數有露台。

為了支持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厄瓜多爾,船上的蔬菜和海鮮,全部來自這兩個地方,基本上,8日船程,天天都吃到虎蝦、魚和螃蟹。

生物學家Toby Musgrave
持有園藝歷史博士學位,家住丹麥,BBC得獎節目《Royal Gardens》主持人。

Richman夫婦家住紐約,兒子去年來了加拉帕戈斯做義工後,吸引他倆前來一看。

在加拉帕戈斯做導遊,須有加拉帕戈斯居留權方可,因要限制人數,以免太多外人進駐這片淨土。

Silver Galápagos

排水量:4,077噸
載客量:100人
船員:70人,除了來自瑞士的Hotel Directo,其餘全是厄瓜多爾人。
面積:長88.16米、闊15.3米
層數:6
房間:50間,一半有露台
設施:兩間餐廳、一個酒吧、圖書館、按摩池、健身室、水療中心。
費用:$42,238起,包括8日7夜船上住宿、三餐連酒精類飲品、岸上遊、浮潛、獨木舟和貼士。
網址: http://www.silversea.com/expeditions/silver-galapagos

看鰹鳥求戀大作戰

我的行程,就是跟隨達爾文腳步,從一個島駛到另一個島看不同物種。首站是位於群島最北的Genovesa島,這裏是太平洋雀鳥天堂。加拉帕戈斯群島組成於四至五百萬年前最後一次火山大爆發和地殼變動後,相對地球有超過億年歷史,仍屬於「年輕」。從海上看Genovesa島,黑色火山石形成屏風一樣的90度角直牆,地質學家經多年研究,結論是這邊曾有一座大火山,沉沒海底後,現在突出的地方,就是當年的火山口邊緣。為了保護群島的天然環境,除了Santa Cruz和San Cristóbal兩個島有人居住,其他島都沒有任何修飾,最多只建了供遊客上落船的階梯。
早上7時半,我們離開探索船,坐上橡皮快艇,10分鐘後,登上Genovesa島的Bahia Darwin。一上岸,就要行25米長Prince Philip's Steps,它是1964年菲臘親王到訪時為他加建,階梯只是沿火山石鑿成,高低不一,有大有小,都要花少少氣力才可走到平地。
上到最後一級,眼下全是雀,黑色翼、白色毛、橙色嘴、雙腳有蹼如鴨腳,島上數目最多的住客納斯卡鰹鳥(Nazca Booby),還有擁有紅色胸脯的艦隊鳥(Frigate Bird)、滿天飛隻隻黑色如警察行咇的巡邏鳥(Patrol Bird)。納斯卡鰹鳥,善良外表,行路八字腳,頭細肚腩大,如差利在默片的造型。每次聚居至少有50隻,就算人類出現,也視若無睹,各佔領土,有吃東西的、有築巢的、有孵蛋的,還有每年5至9月的求偶活動。沒有親眼看過,都不知納斯卡鰹鳥追女仔只得一招──「大叫」,首先大叫「呀」一聲,再張開兩翼以示雄風,引起旁邊雌雀注意;若不成功,就頭耷耷扮無知慢慢靠近雌雀,出其不意再大聲「呀」,只是雌性動物天生高竇,見有雀追,最常見是當無事發生,一時望天一時望地,總不會直望雄雀,不會讓人輕易得手。幸運地,我更遇到「爭女」事件,兩雄相遇,不停大叫大展雙翅以示強壯,一時又兩雄靠得近近,心想會打起交來,卻只是行近再大叫幾次,以圖以雄渾聲音擊退對手,這時雌雀站在一旁看戲,完全未有反應。但最終結果如何,我就不得而知。

根據地質學家估計,Genovesa島本是火山地區,地殼變動後,火山沉下海底,只剩火山口邊緣露出水面。

Genovesa島外形如一幅牆,直立的,雀鳥愛企在上面等海裏的魚經過捕食。

Genovesa島的Bahia Darwin位於北美洲和南美洲中間,每年5至9月,正值南美天氣轉涼,不少雀鳥會飛到此避寒。

零距離與海獅共泳

坐船遊島,好處是活動多,早上9時多晨運行完島看雀鳥,10時半左右又可落水玩浮潛。雖然加拉帕戈斯群島位處赤道,天氣整年徘徊25至32℃,但水溫卻離奇地低,只有20℃左右,原因是有凍水從巴拿馬、澳洲和北美方向流過來,水溫偏低,珊瑚生存不了,只得火山石,但營養豐富,仍然吸引不少色彩鮮艷的珊瑚魚,還有喜歡在凍水生活的海獅。
Genovesa島對出水域,有大量海獅棲息地,當我從快艇跳落水一刻,數隻海獅突然出現我眼前團團轉,一時左一時右一時衝到你面前,卻又能在電光火石間轉身90º走人,不會碰撞起來。與牠們近乎零距離,猶記得在機場曾派發一份上群島須知,其中一項是與動物至少有兩米距離,不要靠近。你看,這回是海獅自動獻身過來,不是我不守規矩。
我奇怪,為何島上無論雀或海獅,全不怕人呢?船上導遊覺得因為這些動物未曾受過人類襲擊,就算見到人,最多當你是另一種動物,沒有警戒心,亦沒有防衞力。

兩隻雄性納斯卡鰹鳥互相鬥技,試圖吸引右邊的雌鳥,可惜,我等了牠們較勁15分鐘,雌鳥仍不為所動。

海獅游到身旁,我初時都驚會被咬,漸漸覺得牠們是真心想跟我一起玩。

蜥蜴發呆等食仙人掌

坐船遊覽加拉帕戈斯群島,一天去一至兩個島,中段還可划獨木舟、游泳和浮潛,行程豐富,第三天船程,我向南進發,登上North Seymour島。不同物種,會選擇自己喜歡領土居住,今天在全部是紅泥土的島上,因土質鬆軟,很難長出樹木和草,反成為根部軟滑的仙人掌聚居地,一棵棵排排企,全部高過人。
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有三種蜥蜴,各自佔領不同島嶼,一種是如黑炭的火山石蜥蜴(Lava Iguana),體積細小如手掌大;第二種是會游水的海上蜥蜴,身呈黑紅兩色和較肥美;第三種是陸上蜥蜴,黃中帶綠色,雌性的背脊還留有一道紅色點綴,體積大,身長可達1米,四隻腳非常強壯,行路時抓得很有力,有點似烏龜。North Seymour島沒有草沒有樹,吃齋的陸上蜥蜴只能吃仙人掌維生。每回見牠們,總愛躲在仙人掌樹下,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動也不動。我初以為牠們在撲食雀鳥,原來牠們是等仙人掌的花及葉脫落,就張口狂食,既充飢又解渴,所以在島上,你見到的蜥蜴來來去去只有三款動作,等、慢行和食,我見到頭兩款,已算幸運。

又黑又細隻的火山石蜥蜴,經常在岸邊石上走動。

象龜身形龐大,只愛吃草,每天吃兩餐,每餐一吃就是四、五小時,因動作慢,心境又平和,脂肪貯藏量高,有時可以一年不進食都不會死。

不好女色象龜被迫交配

1507年,西班牙人發現了加拉帕戈斯群島,見島上滿是身形龐大的烏龜,就以西班牙文命名此群島為Galápagos,即巨型大象龜(Giant Tortoise)。可惜,自群島被發現有大龜,引得一班又一班海盜注意,時常駛到此海域捉象龜,因龜肉肥美,成為海盜糧食,再出售龜油圖利,沒受監管,二百多年來不停捕捉,使象龜瀕臨絕種。自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一書後,群島大受歡迎,使政府正視象龜的存活,群島於1978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後,政府便着手籌備象龜養殖之家和象龜保護區。
位於島嶼Santa Cruz上的El Chato Reserve便是其中致力幫助繁殖象龜的繁殖區。不說不知,雄性象龜不愛近女色,最希望保存處子之身直至死,所以繁殖力超弱,雖則可長命百歲,卻數目越來越少。有見及此,廿多年前,繁殖區開始「教導」雄性象龜如何與異性相處和繁殖下一代,失敗了數十回,又逼又𠱁,半推半就下,10隻雄性象龜都未必有三成肯跟異性交配,幸好雌性象龜都好生養,成孕機會超高。多年下來,已生產數十隻,使我們還有機會一見象龜真面目。

現在僅存的加拉帕戈斯象龜不足3,000隻,大多已住在受保護地區,不會再被人捕捉。

藍腳鰹鳥(圖)跟納斯卡鰹鳥是同種,只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

陸上蜥蜴就是如此,在仙人掌樹下等跌下的花和葉來吃,完全不會向上撲食,很有公德心。

Travel Memo:厄瓜多爾 加拉帕戈斯群島

機票:乘荷蘭皇家航空經阿姆斯特丹往厄瓜多爾首都基多,票價:$14,100起,查詢: http://www.klm.com;再轉內陸機LAN航空往Baltra,票價: $3,054起,查詢: http://www.lan.com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均免簽證。查詢:2540 9914(厄瓜多爾駐港領事館)

貨幣:每1美元約兌7.75港元,文中價錢已兌成港元。

資訊: http://www.galapagos.org

鳴謝:Silversea